下图为“西藏主要城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 )
A. 宽阔的平原地区 B. 凉爽的高山地区
C. 平坦的高原地区 D. 深切的河谷地带
2.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 光照与海拔 B. 植被与土壤
C. 土壤与降水 D. 地形与水源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三区域的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地发展水稻种植的气候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因此,加强________工程建设是实现当地农业稳产的保证。
(3) 近年来,丙地大量的农田变成了花卉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特种禽畜养殖场等,影响其农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________和农业科技。
读下图为“某城市简图”,当地夏半年盛行东南风,冬半年盛行东北风,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商业区的是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 。
(2)图中字母代表工业区的是________,代表住宅区的是________,代表绿地的是__________。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人口为13.39亿人,比第五次人口普查增加7 390万人,年平均增长0.57%,而1990年到200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07%。2011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209%,死亡率为0.68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为0.528%。
材料二 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示意图(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2010年我国部分省(市)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和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 占全国流动总人口的比重 | ||
跨省人口流动 地区构成 | 流出 | 流入 | |
四川16.8%、安徽11.3%、湖南11.0%、江西8.60%、河南7.4%、湖北6.3%,其余38.6% | 广东36.7%、浙江9.0%、上海7.6%、江苏6.4%、北京6.6%、福建5.1%,其余28.6% | ||
流动人口 城乡构成 | 乡村 | 75.6% | 22.80% |
城市 | 24.4% | 77.2% | |
(1)据材料一描述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的特点: 、 、 。
(2)材料二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是 ,简述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分别表示
A.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人口容量 B. a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
C. a环境人口容量 b环境承载力 D. a环境承载力 b人口合理容量
2.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是
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资源数量③科技发展水平④地区消费水平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右图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距城区近 B. 气候优越
C. 地势平坦 D. 水源充足
2.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原因是( )
A. 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 城市人口的增加
C. 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D. 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
3.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输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