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表为 2002~2007 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

下表为 2002~2007 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反映出的现象可导致

A. 男女比例不平衡

B. 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地人口

C. 加速了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 加快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2.影响该地区人口迁入的最主要因素是

A. 文化因素    B. 自然因素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1.C 2.D 【解析】 1.从上表的人口迁移统计资源中可知,该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入大于迁出,净迁入(迁入-迁出)人口以中青年(15-44岁)为主,表中数据无法体现性别比例,A错。表中没有提供当地人口数量,无法判断移民与本地人口数量多少,B错。郊区人口增多,促使该城市郊区城市化加快,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郊区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C对。大量年轻人口迁入,老年人口比例下降,人口老龄化得到缓解,D错。故选C。 2.由材料可知,该地迁入人口以中青年劳动力为主,影响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为地区间经济收入的差异,为了获取更多的劳动报酬,导致大量人口迁入,主要为经济因素,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都属于人口移动,根本区别在于居住地是否发生长期改变。 2、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以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随着大庆油田、攀枝花铁矿、金昌镍矿等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人,主要受矿产资源的影响;近代山东、河北大量人口闯关东,主要受土地条件的影响。 (2)生态环境变化:受工程建设、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导致生态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局部地区、特殊时期往往成为引起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例如:5·12坟川大地震后,北川县部分人口外迁山东;三峡工程建设使大量库区人口外迁;西北地区随着土地荒漠化的发展,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 (3)政治因素:在特殊时期可能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例如,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东部部分人口到西部地区工作;海湾战争期间,大量伊拉克居民迁往其他国家。 (4)社会因素:交通和通信事业的发展,减少了人口迁移的阻力,促进了人口迁移。文化教育和婚姻往往成为青年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家庭对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迁移常起重要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反映该村 (  )

A. 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 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 医疗卫生水平高    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 人口就业压力大    B. 城市人口比重大

C. 国内人口迁移量大    D. 人口老龄化严重

2.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段大约是(  )

A. 1963~1972年    B. 1975~1986年

C. 1984~1990年    D. 2000~2010年

 

查看答案

下表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广东省部分城市老龄化程度统计,甲城市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万人,人口密度全国数一数二,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甲城市老龄化程度轻的主要原因是

A. 环境导致老年人口迁出    B. 出生率低

C.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D. 死亡率高

2.与广州相比,制约甲城市今后发展的主要因素

A. 国家政策    B. 土地资源    C. 产业结构    D. 人口数最

 

查看答案

《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率(育龄期间每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仅为1.047,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另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0-2014年的平均生育率仅1.2,学界公认的世代更替水平为2.2,某种程度上说,生育率持续低速已成为中国人口结构的新常态。自全国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效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持续低速的主要原因是(   )

A. 育龄妇女人数少    B. 劳动力严重不足

C. 生育观念的变化    D. 人口老龄化严重

2.为使“全面二孩”政策的生育潜力逐步释放,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①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       ②强化生育服务职能 

③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率     ④增加公共资源的配置(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利于作物中红色素的积累。同时,“地膜+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红色产业”的发展,在山前绿洲上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红色作物种植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地理环境要素是指(   )

A. 水源    B. 地形    C. 气候    D. 土壤

2.推广“地膜+滴灌”技术对新疆“红色产业”的首要意义是(   )

A. 节约劳动力    B. 节约水资源    C. 减少田间杂草    D. 减轻盐渍化

3.“地膜”技术的主要作用是(   )

A. 播种时间提前    B. 生长周期缩短    C. 热量需求减少    D. 光照要求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