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其强度和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通常降雨带位于副高脊线以北约5-8个纬度。

材料二:下图为一般年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高压脊活动示意图:

材料三:2014年7月16日上午,贵阳市先行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随后又提升为暴雨红色预警。因持续暴雨袭城,贵阳市多个地域出现内涝,道路被水淹没,供电线路故障,市民出行受阻。自7月15日起,贵阳市出现持续强降雨,贵阳市在去过24小时的降雨量居全省之首。

材料四: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云贵高原东部,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物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处为1762米,最低处为506米。南明河穿越贵阳市区。

(1)简要分析我国降水带的南北移动同西太平洋副高的季节活动相一致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脊的活动规律及对我国的影响。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贵阳市7月份城市内涝的原因。

 

(1)高压区空气下沉,中高纬度高空中的冷气流南下补充,与高压脊附近来自海洋的的暖湿气流相遇,形成锋面和气旋,易形成大范围的阴雨天气。所以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一致。 (2)-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自5月份在我国华南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9月份南撤,10月份基本退出我国大陆。 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7月份,贵阳市处于雨季,降水量强度大,范围集中;贵阳市地形起伏大,南北高,中部低,市区位于河谷,地势低,易积水;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不利于雨水下渗;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 【解析】(1)我国夏季风就是太平洋海区的副热带高压吹来的,风从海洋吹来带来大量水汽,北上过程中与冷空气相遇,形成锋面雨;所以副热带高压的移动规律与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一致。 (2)从图中可看出一般年份,副热带高压自5月份在我国华南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9月份南撤,10月份基本退出我国大陆。在其影响下,锋面雨带自南向北推进,我国自南向北依次进入雨季,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从材料三中可知,7月份,贵阳市处于雨季,降水量强度大,范围集中;由材料四可知,贵阳市地形起伏大,南北高,中部低,市区位于河谷,地势低,易积水;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性质,不利于雨水下渗;城市排水设施不完善。 【点睛】 我国雨带移动规律:一般年份,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沿海地区,并随着季节的转暖缓慢向北移动;6月中旬或下旬,雨带北移至长江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这种连续性的阴雨一直会持续到7月上旬末;到了7月上旬或7月中旬,雨带北移至黄河流域,而江淮地区则处于副高的控制之下,进入伏旱期。从8月底到9月上旬开始,雨带随着北方冷空气的活跃而开始迅速南撤,华北、东北地区雨季最早结束;到了10月上旬,雨带退至江南华南地区,随后退出大陆,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雨带推移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7年建成蓄水的丹江口水库是长江支流汉江上的水利枢纽。目前丹江口水库集水区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汉江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示意图。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图示地区的气候特征。

(3)秦岭是汉江北部支流的发源地,分析其对汉江北部支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4)为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的水量和水质,简述该地区在生态保护和城市发展两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毫克/升的自然灾害。我国咸潮一般发生在上一年冬至到次年立春、清明期间,主要是由旱情引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珠江三角洲发生咸潮的可能性最大。其原因正确的是

①冬季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特别是干旱年份更为严重②人口和城市化进程加快③全球气候变化与咸潮无关④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和浪费率高居全国榜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一哿咸潮损失降低可采取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建设节水型社会  ②提高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  ③加强咸潮监测与研究工作  ④制定骨干水库枯季调度管理办法⑤成立协调小组统一抗咸⑥在河口处修建拦河大坝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⑥    D. ①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较周边高    B. 甲地有可能是山间小盆地

C. 气温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D. 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地形

2.乙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 流量小    B. 含沙量大    C. 汛期长    D. 结冰期较短

3.图中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 气候为亚热带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C. 土壤为肥沃,为紫色土

D. 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查看答案

下面为“过M点(128 °E,48 °N)沿经线和纬线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 南北走向    B. 东西走向    C. 西北一东南走向    D. 东北一西南走向

2.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流量小,含沙量大    B. 结冰期长

C. 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 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形特点为

A. 中间高,两边低,以山地、平原为主

B. 山河相间分布

C. 地势较高,以山地、盆地为主

D. 北高南低,北侧以山地为主,南侧以平原为主

2.影响图示区域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气候、交通    B. 水源、资源、交通

C. 气候、地形、政治    D. 宗教、民族、气候

3.下列符合图示区域河流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