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

宁夏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在田面起垄,垄面覆膜,沟内播种。下图示意“垄覆沟播”栽培方式,据此,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  

A. 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    B. 利于增强光照,提高产量

C. 利于增大温差,提高品质    D. 减弱土壤侵蚀,保持水土

 

A 【解析】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为水分,地膜覆盖后,降水会减少下渗,顺着地膜汇聚到种有马铃薯的沟中,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对光照条件没有改善作用,地膜覆盖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不会增大温差,土壤被降水侵蚀后,会流进沟中,不易流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左图为我国某一线城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模式图,下右图为该市1998年、2014年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与服务业就业人口密度比值(R值)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左图判断,关于该市制造业、服务业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A. ①曲线是制造业,影响因素是政策

B. ①曲线是服务业,影响因素是交通

C. ②曲线是制造业,影响因素是地价

D. ②曲线是服务业,影响因素是市场

2.读右图,1998年、2014年该市R值及变化特点所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A. 从事制造业人口的数量下降

B. 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的服务职能提升

C. 距市中心30千米附近,服务业和制造业人口密度大,应是住宅区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查看答案

中国制造,这张年轻的面孔正在失去魅力,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哭泣曲线”已渐行渐近。跨国企业曾从欧洲到美国,到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内地,现在他们却选择去东南亚,去非洲。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哭泣曲线”的原理,最有可能撤离中国的外资企业是

A. 耐克制鞋    B. 可口可乐饮料

C. 通用汽车    D. 波音飞机制造

2.要摆脱“哭泣曲线”的影响,中国同类产品的生产企业今后发展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①加强设计、研发,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②降低能耗、工资和土地成本

③重视品牌培育,拓展市场

④改善基础设施,依靠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风尘沉积通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看,青藏高原隆起影响我国西北地区同期风尘沉积通量变化的主要环节是(  

A. 地面蒸发    B. 植物蒸腾    C. 水汽输送    D. 地面径流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判断,青藏高原的隆起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①气候的大陆性变强    ②植被覆盖率增大   ③太阳辐射更强  ④河湖及其水量增大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哈佳高铁是哈达客运专线在黑龙江省东北部的延伸,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长的一条全线规划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将于2019年竣工,届时与在建的哈齐、哈牡、牡佳铁路共同构成黑龙江省高速铁路网骨架,哈佳高铁与同江铁路相连,待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建成后,旅客可直达俄罗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哈佳高铁建设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困难是:

A. 高寒缺氧,冻土广布    B. 森林茂密,山地起伏

C. 纬度较高,气候严寒    D. 河湖密布,桥梁众多

2.哈尔滨周边高铁网的修建将首先影响哈尔滨的:

A. 服务范围    B. 城市等级    C. 功能分区    D. 行政范围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某时期杭州国内游客统计表。

来源

人数(万)

比例(%)

平均逗留天数(天)

上海

45

45

2

江、浙两省

25

25

3

华东其他省份

20

20

3

其余省份

10

10

4

总计

100

100

2.65

 

材料二 杭州西湖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千米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要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下图是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示意图。

(1)分析材料可知,杭州旅游业的主要客源地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等省市。

(2)西湖是杭州最为著名的旅游区(景点),该景区具有很大的旅游价值,其主要原因是

(3)列举出两个分布在以杭州为中心3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

(4)“自驾游”是彰显个性的、时尚的旅游方式,游人可以自由、随意地进行旅行安排,近几年来在长三角地区日益盛行。“自驾游”在我国长三角地区迅速兴起的原是

A.经济收入的差别不断增大        B.旅游业中介服务机构日渐衰落

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增多       D.新的旅游景点不断增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