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图为我国主要经济作物(大豆、油菜、甘蔗、棉花)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经济作物的排序与图中主要分布区一致的是( )
A. ①油菜②大豆③棉花④甘蔗 B. ①大豆②油菜③甘蔗④棉花
C. ①甘蔗②大豆③棉花④油菜 D. 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2.读图判断,既有棉花又有油菜分布的省区是( )
A. 新、川、豫、贵 B. 湘、鄂、皖、赣
C. 冀、鲁、豫、晋 D. 黑、吉、辽、内蒙古
新疆年均降水量较少,为了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智慧的新疆人想出了很多办法。下图为坎儿井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坎儿井的主要用途是( )
①引流地下水②收集雨水③提供生产用水 ④减少地表径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该地农业景观可能有( )
A. 大牧场 B. 甘蔗园 C. 葡萄园 D. 稻田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0℃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结合某地区某年1月10日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不是霜区的主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气温高
B. 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水较少,大气干燥
C. 大气污染严重
D. 位于四川盆地,周围山地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使盆地内温度较高
2.下列关于①②③④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年降水量有差别,②地大于①地
B. 此季节③地的气温总体较④地低
C. 此季节③地的月温差较④地大,降水量较④地少
D. 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读某地区年均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3~25题。
1.图中甲、乙两地等温线弯曲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为山地,乙为河谷
B. 甲、乙两地均为河谷
C. 甲、乙两地均为山地
D. 甲为河谷,乙为山地
2.甲、乙两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 )
A. 断裂下陷 B. 流水侵蚀
C. 褶皱隆起 D. 风力堆积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阳历的9月7日前后。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大,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在湿润地区尤为显著。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气温日较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A. 我国各地昼短夜长,昼渐短
B. 南极点附近极夜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C. 地球公转速度先加快后减慢
D.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2.
A. 塔里木盆地 B. 四川盆地
C. 大兴安岭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下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位于我国( )
A. 西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南方地区 D. 东北地区
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
A. 小麦 B. 甜菜
C. 棉花 D. 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