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4年9月16日,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逐步减少大规...

2014年9月16日,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指出要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   

A. 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    B. 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过年

C. 成都过年消费水平比北京高    D. 成都老年人前往北京工作的孩子家过年

2.近年春运期间我国中部地区跨临近省际和省内短距离迁徙人口出现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   

A. 春节游客多,长途旅行不安全    B. 多个城市群崛起,就业机会增多

C. 春运压力大,就近换乘其它交通工具    D. 冬季气温低,短途旅游更适宜

 

1.D 2.B 【解析】试题解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目前每年大约有1800万来自农村地区的人口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拼,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数量非常庞大,可以说他们是一个“强大”的、特殊的弱势群体。

材料二:我国人口迁移空间分布图(如下图)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留守儿童”和“留守家庭”现象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我国的人口流动方向。

(3)简述人口流动对流出地的影响。

 

查看答案

人口流动和人口增长会对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为推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国务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新跨越”的战略决策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________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________地区与________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向________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从流入区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①约16亿人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②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③8-9亿人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④7亿之内

 

 

A.     B.     C.     D.

 

查看答案

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估计,截至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向全世界敲响了人口警钟,这引起了各国对人口问题的忧虑。读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中国

美国

2000年

2010年

2000年

2010年

总人口(亿人)

12.95

13.40

2.81

3.10

性别构

51.63

51.87

48.75

49.10

48.37

48.13

51.25

50.90

年龄构

成(%)

0~14岁

22.89

16.60

21. 90

20 .10

15~64岁

70.15

74.53

66.00

66.90

≥65岁

6.96

8.87

12.10

13.00

 

 

1.以下国家中,对于人口问题的忧虑内容与其他三国明显不同的是 ( )A. 中国    B. 巴西    C. 印度    D. 俄罗斯

2.2000~2010年间,关于中、美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中国人口增长率高于美国

B. 鼓励中国男性移民美国是解决两国性别构成不合理的可行措施

C.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快于美国

D. 中、美两国15~64岁年龄段的人口比重都很高,劳动力都很富余

3.老龄化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中、美两国老龄化产生的原因相同

B. 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 相对于美国,我国老龄化水平还很低,老龄化的压力还不大

D. 我国“未富先老”,应提高青少年的比重,从而降低老年人的比重

 

查看答案

读伦敦大本钟及北京故宫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    B. 历史    C. 文化    D. 经济

2.故宫虽位于北京的城市中心,但这儿并没有形成中心商务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经济    B. 政治    C. 历史    D. 环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