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某校夏令营的学生对图2区域进行了考察。他们仅搜集到了当地最热月的气温资料,下...

我国某校夏令营的学生对图2区域进行了考察。他们仅搜集到了当地最热月的气温资料,下图中的等温线只是他们绘制的当地最热月时的等温线,并根据地质部门资料绘制了甲、乙、丙沿线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可能

A. 东北信风盛行    B. 沿岸暖流经过    C. 气候雨热同期    D. 葡萄广泛种植

2.下图是部分营员在同学QQ群中交流截屏,其中发言不可能的是

 

A. Qunzhu    B. 嗯哼大王    C. 终南山    D.

3.乙处的地质构造为

A. 背斜    B. 向斜    C. 地垒    D. 地堑

 

1.D 2.D 3.A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分布规律以及判读。由材料分析可知,图中的等温线为最热月的等温线,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的气温要高,因此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读图可以看出,陆地等温线此时向南弯曲,由此判断越向南纬度越高,应该为南半球,结合图示中的30°纬线可知,该地区应该位于30°S-40°S大陆的线,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东北信风影响不到,A错误;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判断,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的西岸,应该受寒流的影响,B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不同期,C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有利于糖分的积累,适合葡萄的广泛种植,D正确。 2.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夏季高温少雨,光照较强,要主要防晒物品的准备,冷的说法是可能的,D不符合题意;地中海气候主要发育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较硬,存在蜡质层,故终南山说法是可能的,B不符合题意;②处位于中低纬度大陆的西岸,该海域多受离岸流的影响,形成垂直补偿流,导致冷水上泛,多形成渔场,故嗯哼大王的说法是可能的,C不符合题意;①湖泊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夏季为枯水期,河流和湖泊的补给较少,湖泊水量较少,故qunzhu的说法是不可能的,D符合题意,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地质构造的判断需要通过岩层的分布状况来分析。读图,由甲、乙、丙沿线地形剖面图可知,乙处地形的海拔高度为25米,甲处的海拔为10米,丙处的海拔为15米。根据埋藏深度线可知,乙处岩层的埋藏深度为10米,甲处为0米,丙处为4米左右。岩层分布的海拔高度=地形高度-埋藏深度,因此乙岩层的海拔为15米,甲为10米,丙为11米,因此同一岩层在乙处海拔最高,在甲丙处较低,这说明岩层在乙处向上拱起,形成的为背斜构造,甲丙处为向下弯曲的,应该为向斜构造,故答案选 A。 点睛:本题以某地最热月时的等温线和某地地形剖面图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埋藏深度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等温线的判断,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以及地质构造的判断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与利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大,需要对相关知识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第一小题要能够根据等温线的特点判断出南北半球,进而判断出纬度范围,并结合海陆位置确定区域的地理特征;第二小题主要是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利用第一小题的结论加以分析判断即可,第三小题,判断地质构造的类型,需要明确同一岩层的起伏状况,而起伏状况的判断是根据同一岩层的海拔高度,根据海拔高度=地形高度-埋藏深度,通过读图计算即可得出结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黄冈市是河北省光伏发电条件较好的地区之一。目前,黄冈市已在薪春、麻城等地建成了多座光伏发电站。下图为某同学拍摄的我市某地光伏发电站图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拍摄者最可能位于太阳能电池板的

A. 西南方    B. 正南方    C. 东南方    D. 西北方

2.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等诸多优点,目前却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其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污染大、能耗高    B. 受天气因素的影响大,发电量不稳定

C. 设备和安装成本过高,一次性投资大    D. 占用大面积土地,影响农业生产

3.为提高光伏发点在黄冈市的普及率,以下措施可行的是

加大政府投资和补贴力度 扩大电站规模,提高发电量 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火力发电价格,减少火力发电的使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向日葵对气温的适应性较强,是喜温又耐寒的作物。向日葵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只要温度不低于10℃即可。

(1)图中甲山脉为______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______洲的分界线。

(2)分析鄂毕河下游地区多沼泽的主要原因______

(3)分析该地种植向日葵有利的自然条件_______

(4)一般大河河口地区鱼类资源丰富,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不丰富,简要分析其原因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

(1)在①、②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_地,多发季节是________

(2)从洋流角度分析北海道渔场形成的原因_________

(3)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两幅“著名海峡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_______

(2)比较甲、乙两海峡附近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差异_______

(3)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里海地区略图,结合有关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山脉是亚欧两洲的重要分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板块张裂,岩浆喷发而形成的火山

B. 板块挤压,地壳隆起而形成的褶皱山

C. 地壳运动,岩层断裂而形成的块状山

D. 亚洲板块和欧洲板块的相互碰撞形成高大山脉

2.关于里海东侧广阔的平原地区的农业叙述,正确的是(    

A. 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畜牧业发达

B. 降水丰富,适宜水稻生长

C. 气候干燥,阳光充足,适宜棉花生长

D. 影响本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