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转变的四个阶段,阅读该表格,完成下列各题。
阶段 | 出生率(%) | 死亡率(%) |
a | 3.8 | 2.4 |
b | 1.3 | 1.0 |
c | 3.8 | 3.2 |
d | 2.9 | 1.7 |
1.按照人口自然增长阶段的变化规律,该国人口发展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cadb C. cdab D. acdb
2.该国数据显示,最初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
A. 出生率下降 B. 出生率上升 C. 死亡率下降 D. 死亡率上升
3.b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B. 人们受教育水平较低
C.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D. 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2014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表是我国新旧城市等级划分标准的对比,完成下列各题。
新旧城市标准对比
| 旧城市标准(城区非农业人口) | 新城市标准(城区常住人口) |
超大城市 |
| 1000万人口以上 |
特大城市 | 100万人口以上 | 500万——1000万 |
Ⅰ型大城市 | 50万——100万 | 300万——500万 |
Ⅱ型大城市 | 100万——300万 | |
中等城市 | 20万—50万 | 50万——100万 |
Ⅰ型小城市 | 20万人口以下 | 20万——50万 |
Ⅱ型小城市 | 20万人口以下 |
1.下列关于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
B. 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C. 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
D. 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2.大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 中心区人口外迁,城市等级下降
B. 城市用地紧张,人居环境变差
C. 经济发展加快,劳动力短缺
D. 逆城市化严重,城市服务范围缩小
人们在选择工作及居住地时往往受就业机会、治安、文化生活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右图是根据美国大学生的居住地及工作地选择抽样调查结果而绘制的“偏好指数”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东北部“偏好指数”呈带状集中分布的理由是
A. 沿海平原地形,港口多,对外联系密切
B. 工业发达,人口密集
C. 气候优越,呈带状分布
D. 沿河分布,水源丰富
2.美国某城市虽然阳光明媚,旅游休憩设施完善,是退休老年人选择居住的首选城市之一,但对受访的大学生而言,仅为中等偏好的居住地及工作城市。这个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A. ①区域 B. ②区域 C. ③区域 D. ④区域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F地房价可能相等
B. 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是环境
C. 从出行方便考虑,M地较E地性价比高
D. 房价空间变化完全符合地租随市中心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规律
2.推广住宅建设街区制,其意义有
①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②符合国人的传统文化观念
③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④小区绿地成为公共绿地,扩大了城市绿地而积
⑤可以有效抑制房价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②⑤ D. ①③
读下面四幅“海拔5000米的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规律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四座山位置由低纬向高纬排列的正确顺序是( )
A. 乙甲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乙丙甲丁 D. 丁甲丙乙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甲和丁
B.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南半球的是乙和丙
C.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乙和丙
D. 甲乙丙丁四座山中位于北半球的是甲和丁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各类土地付地租能力与该地区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图中b1、b2功能区相同,但级别不同,则在b2地区发展该功能区的原因是
A. 位于农耕区附近地区,乳、肉、蛋食品丰富
B. 位于城市工业区附近,工人上下班较方便
C. 位于背风坡地区,空气湿度小,日照多
D. 位于盛行风上风向,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