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据报道,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同时,山西的煤炭名义进口量(从国外进口转手)是出口量的4...

据报道,在煤炭产能过剩的同时,山西的煤炭名义进口量(从国外进口转手)是出口量的4倍。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2015年1月至8月山西煤炭进出口情况

进、出口数量

煤价综合平均价

吨煤运输成本

出口煤炭74.5万吨

山西煤的秦皇岛到港价780元/吨

从晋北陆路运输煤到秦皇岛港50美元/吨

进口煤炭308.9万吨

美国煤的秦皇岛到港价600元/吨(不含税)

从美国西海岸海运煤秦皇岛港20美元/吨

 

 

1.山西煤炭资源进、出口量如此差别,最可能的原因是

A. 煤炭的储量减少    B. 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

C. 能源市场的萎缩    D. 清洁新能源的广泛使用

2.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各省中的地位并不领先,最可能的是

A. 煤炭资源出现枯竭    B. 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不高

C. 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D. 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量不大

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有

  ①土地复垦    ②植被再造    ③矿坑和塌陷区充填    ④“三废”污染治理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B 2.B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可持续 发展,解决山西能源基地建设就要 了解这 个地区基本条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 要加强环境保护与治理。 1.从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吨煤的运输成本进出口相差很大,煤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最可能的原因是山西煤炭资源进、出口量如此差别的最主要原因。 2.山西能源资源丰富,目前并没有出现枯竭,A错误;山西省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煤炭外运能力不断加强,C错误;国内煤炭市场需求量仍然很大,D错误;目前山西省煤炭开发还是在初级阶段,综合开发利用不高,B正确。 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容易造成植被的破坏,使矿区周围土壤抗侵蚀能力降低,污染加剧,所以,区域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有土地复垦、植被再造、矿坑和塌陷区充填、“三废”污染治理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呈现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的发展方向的转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下图中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A.     B.     C.     D.

2.我国“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②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③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④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

厦门岛早年只是同安县辖下的孤岛渔村,林草丛生,交通闭塞。随着近代海上通商开埠,厦门日渐繁华,1912年升县,1935年改市,1958年同安县划归厦门市,这就是“古同安,今厦门”说法的由来。改革开放以来,厦门海陆空交通四通八达,经济社会日新月异,昔日海岛型城市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的海湾型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因素中,厦门岛由开发早期的限制因素转变为现在有利因素的是

A. 平坦的地形    B. 湿热的气候    C. 稀疏的水系    D. 环绕的海域

2.区域地理环境中,影响厦门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 人口    B. 地形    C. 交通    D. 气候

3.“古同安,今厦门”的说法启示我们

A. 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是相同的

B. 相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是不同的

C. 相同的地理环境在不同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

D. 相同的地理环境在不同阶段,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关于其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行政区划为指标划分,但与地形、气候有关系

②一般以山脊、山峰为界                          

③其界线为分水线

④其界线为集水线       

⑤利用单一指标划分      

⑥利用综合指标划分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2.图中乙、丙、丁三地最主要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 酸雨、水土流失、赤潮

B. 水土流失、荒漠化、泥沙淤积

C. 气候干旱、洪涝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

D. 荒漠化、水土流失、海洋污染

 

查看答案

下列工业区中,工业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基础上的是

A.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德国慕尼黑

 

查看答案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海域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海域,理由是                 

(2)图中海域有一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有利条件。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4)日本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