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

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20世纪50年代共有湖泊1 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第二。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泊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退居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 ②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②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 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 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 水土流失加剧    D. 水资源减少

3.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 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    B. 高山冰雪融水量不足

C. 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入湖径流锐减    D. 围湖造田

 

1.D 2.B 3.C 【解析】 1.因人口的增加,人们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减小,又因人们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洞庭湖,使其面积减小,所以D正确。 2.湖泊面积减小,导致蓄水能力下降,使其调蓄功能降低,因此水灾频发,所以B正确。 3.西部地区的人口增多,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引河水灌溉量增加,并且蒸发、下渗增多是形成盐湖和干盐湖逐年增多的原因,所以C正确。 【点睛】湖泊是湿地的类型之一,湖泊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环境效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某区域30年前和现在环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盐碱化

C. 土地沙漠化    D. 土地石漠化

2.造成该主要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    )

A. 城市化过度发展    B. 过量引水灌溉

C. 过度开发沼泽    D. 过度砍伐森林

3.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    )

A. 保护耕地    B. 美化环境

C. 涵养水源    D. 保持水土

 

查看答案

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都可以到达的城市是:(     )

A. 北京    B. 烟台    C. 天津    D. 威海

 

查看答案

南水北调规划了“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其中的“四横”由南向北依次是指:(     )

A. 长江、汉江、黄河、淮河    B. 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C. 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D. 长江、渭河、淮河、黄河

 

查看答案

读某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产业最有可能是(      )

A. 汽车制造业    B. 电子元器件

C. 高新技术产业    D. 纺织、服装、玩具

2.影响阶段Ⅳ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交通和市场    B. 矿产和政策

C. 环境和技术能    D. 地价和工资

 

查看答案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转型阶较和再生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工业化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 高科技、金融、信息、旅游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重要力量

C. 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产业结构呈123型

D. 处于高水平均衡发展阶段

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

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A.A→B→C       B.C→A→B      C.B→C→A          D.B→A→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