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 山西汾河流域图和 A 市的气候资料图

材料 2: 杏花村( B 地) 地形平坦, 相传于公元五世纪就开始酿酒, 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杏花村酿酒用晋中地区、吕梁地区的优质高粱、大麦、豌豆做原料, 酿造出优质的杏花村酒。 马跑神泉和古井泉水都流传有美丽的民间传说,被人们称为神泉

1) 汾河谷地的成因是 ; 该省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

2A 市的气候类型是 , 并分析 A 市气候大陆性强的主要原因。

3) 分析山西杏花村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

 

( 1) 地壳下陷( 1 分); 水土流失( 1 分) ( 2)温带季风气候( 1 分)。位于大陆内部(或距海较远), 东部山地(太行山)阻挡夏季风(东南季风), 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减弱。( 3 分) ( 3) 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 酿酒的原料丰富;有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酒的历史悠久,酿酒经验丰富;杏花村酒质量好, 知名度高,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 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 交通便利;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任答 4 点,给满分)( 4 分) 【解析】试题分析: ( 1)汾河谷地的岩层相对两侧下沉,是地堑构造,成因是地壳下陷。该省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 2)A 市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A地位于大陆内部,距海较远, 东部 的太行山阻挡夏季东南季风, 使其受夏季风的影响减弱。气温年较差大,大陆性强。 ( 3) 区域发展酿酒业的条件,主要从原料、水源、历史、质量、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该地靠近优质高粱、大麦、豌豆产地, 酿酒的原料丰富。有丰富的优质水源,酿酒的历史悠久,酿酒经验丰富。杏花村酒质量好, 知名度高, 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位于河谷地区, 靠近铁路与高速公路, 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考点定位】区域地形成因,主要生态问题,气候特征及成因,加工工业发展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近年来,随着旱季的来临,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和加里曼丹岛经常发生森林火灾。绿色和平组织紧急调查小组发现, 该地区的相思树纸浆林和棕榈油种植园是此次森林大火的主要祸因。

材料 2: 该地区大部分的森林属于湿地森林的一种——泥煤地森林,这些湿地被改造破坏后, 泥煤地森林会变得干燥易燃。 这种湿地改造如果不停止,大规模森林火灾就无法避免。

(1)“这些湿地被改造或破坏以后,泥煤地森林就会变得干燥易燃。”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雨林环境的 特点,这种特征还表现在雨林生态系统生物循环旺盛,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 内,一旦被毁,很难恢复。

(2)试分析热带雨林被破坏对全球自然环境的影响。

 

(3)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图当中有我国华北地区特殊的耕作方式,称谓“垄槽耕作”,即在第一年将作物种在高起的垄上,第二年则将原本的垄挖成槽,作物仍种于垄。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农业发展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是光照不足

B.B地农业发展引水灌溉最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是因为该地热量条件优于周边地区

D.D E 两地要大力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

2.F 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

A.辽阔富饶的土壤

B. 森林、草场资源丰富

C.工业基础雄厚

D.当地广阔的市场

3.华北地区采用此种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A.环境污染严重 B.水利设施不足

C.人口密度过大 D.干旱少雨

 

查看答案

2016 年 4 月 12 日,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认识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图为我国大豆主产区分布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1.与乙地相比,甲地大豆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A.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富 D. 光照充足

2.提高我国大豆单产的措施不正确的有(

A.加大科技投入, 改良土壤

B.政策扶持,加强农业水利设施

C.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D.选育优良品种,提高种植技能

 

查看答案

读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 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

B.降水变率大, 12 月至次年 4 月降水较多

C.河流上游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D.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

2.利用图中资源,田纳西河流域可以大力发展的工业是(

A.冶金

B.普通服装加工

C.航天

D.生物制药

 

查看答案

下图中,①②③④依次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A. 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 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 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 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2.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A. 沙漠化    B. 泥石流    C. 石漠化    D. 滑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