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读“德国鲁尔区示意图(甲)”和“辽中南工业基地示意图(乙)”(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7分)
(1)运用地理知识,分析两地工业发展的共同条件。
① ;
② ;
③ 。
(2)鞍山钢铁企业拥有职工50万人。20世纪70年代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等兴建的宝山钢铁企业,与鞍山钢铁企业差不多,但职工不足2万人。这反映了科技和 已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3)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可借鉴德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有:
、 、 等。
图7为“世界部分工农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l)图中①、②、③中表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其特点为 、 、机械化水平高。
(2)图中①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我国珠三角地区的 农业,也属于该类农业。
(3)亚洲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气候区,其生产特点是 高,但机械化水平和 一般较低。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有[ ](多项选择)。
A.东北大米的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B.全球气候变暖及品种改良导致水稻种植的适应性增强
C.东北地区大量毁林开荒,耕地面积不断增大
D.我国稻米大量出口泰国,需求量增加
(4)图中④为美国硅谷工业区,该区工业多为 指向型,其布局的有利区位是气候宜人、 、 、通信和交通便捷等。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分布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8分)
(1)由于长江的 功能和 功能,导致长江沿线城市分布较为集中。影响城市和人口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分布的自然因素,除河流之外, 和 影响也较为突出。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是 。
(3)该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可能给环境和交通带来的问题有 、 。
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图5),完成下列问题。(5分)
(1)图中①→②→③→④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山地自然带的数量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的 及 有关。
(2)该山体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与从 的自然带分异相似。
(3)图中从阔叶林带到冰原带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的。
山东省某校高一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黄河三角洲地区(A地区)进行相关地理资料的收集,读图4完成下列问题。(8分)
(l)图示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其成因是受 ,夏季盛行 (风向) 风受它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2)冬季该区域常受 (天气系统)的影响,出现阴天、雨雪、刮风等天气现象。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 (填方向)。
(3)黄河口附近的地形为三角洲,从外力作用看是由 。
(4)黄河水主要参与了 水循环,它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