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1949年以来德国农场数量、农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为1949年以来德国农场数量、农业就业人口变化趋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德国农业结构产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需求             B资金资本

C生产技术             D交通运输

2.现在,德国大多数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已经不再是农民。他们工作在周边城市,每日往返于居住的乡村和工作的城市之间。这种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在德国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化景观——非农业乡村居民点。导致德国非农业乡村居民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地价房价             B生活习惯

C就业收入             D交通与环境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可知,从事农业人员数量减少,农场数量也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一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可以被解放出来,从事第三产业,导致农业人员数量减少,故C项正确;资金资本与交通运输对农业结构的影响较小,故B、D项错误。 2.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更加便利与快捷;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生活环境不断的恶化,所以导致了德国非农业乡村居民点的出现,D项正确;农民一直就生活在乡村,与城市地价和生活习惯关系较小,故A、B项错误。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产业结构的变化 【知识拓展】区域的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类型: 第一产业: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指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 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及其他服务产业。 3、指标差异:三次产业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的就业的比重、三次产业内部构成等。 4、空间差异: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的三次产业比重的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我国中部某省三项常住人口统计及预测数据,其中抚养比是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人口数之比。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该省人口抚养比的特点______

(2)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图示省份人口抚养比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影响______

(3)有人建议该省完全放开生育政策,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下图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下图示意苏州和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农业区及气象站点数量的分布,下表示意我国部分农业区初、终霜日出现的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我国农业区气象站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农业区的    

①范围   ②农业生产结构   ③气候   ④地形   ⑤种植密度   ⑥单位面积产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③④⑤⑥

2.从整体上看,我国终霜日分布的特点是    

A西早东晚         B东早西晚           C南早北晚         D北早南晚

3.我国无霜期最短和最长的农业区分别是    

A青藏区、华南区                       B东北区、西南区

C东北区、长江中下游区                 D青藏区、黄淮海区

 

查看答案

冰塔林(如下图所示)是一种罕见的珍稀的地貌景观。由于冰川各部分运动速度的不同,或下垫面的变化,在冰川表面造成一些裂缝和裂隙,近乎直射的太阳光穿过这些裂隙深处,加深这些裂隙,也使得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变得更高。冰塔林的变化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地球某地的冰塔林已经退缩到海拔5800米的高度。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A. 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B. 南极大陆

C. 喜马拉雅山    D. 格陇兰岛

2.

A. 坡度较大,不易攀爬    B. 结构脆弱,易崩塌

C. 表面有融水,易滑落    D. 气压较低,空气稀薄

3.

A. GPSRS    B. GPSGIS    C. RSGIS    D. RSGPRS

 

查看答案

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这个工程采取中游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控制了岷江激流,使水势转为平缓,既免除了水灾,还能灌溉300多万亩农田。读都江堰内外江模拟景观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都江堰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关于内江和外江枯水期水流速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A内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B内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C外江处于凹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D外江处于凸地,枯水时水流速度快

2.从人文景观的建造对自然影响所体现的思想看,下列人文景观与都江堰相同的是    

A金字塔         B三门峡水电站     C坎儿井         D阿斯旺大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