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图中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巨大山系...

读下面甲、乙两幅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图中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巨大山系位于________图中,请用箭头标示出B、C两城近海地区的洋流。

2简答B、C两城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并说明两地自然景观的差异。

3A、C两城降水有何异同,为什么?

4由乙图东部沿海由西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

 

(1)甲 甲图中标出加利福尼亚寒流、乙图中标出东澳大利亚暖流。 (2)B城夏天降水较多,C城冬季降水较多。B城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C城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3)A城和C城降水均为冬季多雨,夏季少雨,但A城降水总量比C城多,雨季比C城长,因为A纬度较C纬度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受到热带高压影响时间短。 (4)由森林过渡为草原、荒漠;大分水岭东面降水多,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呈现沿海内陆的地域差异。 【解析】 试题分析:(1)有图示中的经纬度判断,甲图为美国的西部,乙图为澳大利亚的东部,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美国的西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澳大利亚的东部位于南半球中地位的的大洋线,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2)C位于30-40°大陆的西岸。分布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发育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B位于亚热带大陆的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3)A城和C城均为地中海气候,降水均为冬季多雨,夏季少雨;但A的纬度比B的纬度较高,受西风的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降水量较大。 (4)大分水岭东面降水多,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呈现沿海内陆的地域差异,植被由森林过渡为草原、荒漠。 考点:洋流的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的差异、地域分异规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属于________C处的外力作用是以________作用为主。

2)图中B处的地形成因是________A处的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A, B两处,有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________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示地区欲建一东西向的隧道,ABCD四处中,应选建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

5)我国的汾渭平原按地质构造与图中________(字母)处相同。

 

查看答案

下图中数字表示大气受热过程,字母表示水循环的环节。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处地貌的形成原因。

2)地面反射率是指地面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一般讲,草地的反射率为15-25%,深色土壤的反射率为5-15%。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乙处的草地大面积消失,裸露出深色的土壤。说明乙处地表植被减少在白天对过程的影响及原因。

3)说出丙处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其对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

4)人类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简述该环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查看答案

如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情况,阴影部分为终年积雪,甲、丁两地气温相同。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按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2.该山地南坡属于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3.实际调查发现,该山地北坡植被生长状况优于南坡,可能是由于北坡    

A降水丰富                       B热量充足

C蒸发量小,水分条件好           D流水堆积,土层条件好

 

查看答案

下图为江汉平原某河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A. 河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 河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北岸堆积,南岸侵蚀    D. 侧蚀作用较弱,下蚀作用较强

2.

A. 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    B. 该区域聚落一般呈团块状分布

C. 对河流裁弯取直能够减轻洪水灾害    D. 筑堤束水,蛇曲地貌将无法继续发育

 

查看答案

沉积岩层在形成时一般呈水平分布,上面的较新,下面的较老。地壳运动会使水平岩层生弯曲变形。关于图中两幅地质结构造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地貌是断层形成的                        B甲处为向斜结构,乙为背斜结构

C乙处有河流发育                              D甲为良好的储水构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