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初期出现大...

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初期出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是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随后则是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由此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投资机会。201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正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1指出鹿特丹所处陆地自然带,并说明从上海到鹿特丹经过的自然带提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

2“一带一路”政策一经出台形成明显利好,我国近期最可能受益的工业部门有哪些?

下图为中亚矿产与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图兰平原,面积约为150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100米,耕作业历史悠久,人口相对稠密。

3指出中亚地区发展农牧业的限制性条件,分析图兰平原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

4试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影响。

 

(1)温带落叶阔叶林从沿海向内陆水分 (2)机械、建筑、海运等。 (3)水资源短缺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阿姆河沿岸,灌溉水源丰富;土壤较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广阔 (4)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吸引外来资本;促进本区域产业升级;提高就业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解析】 试题分析:(1)鹿特丹处于欧洲西部,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从上海到鹿特丹,由东、西部沿海向内陆随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带呈森林—草原—荒漠变化,呈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初期出现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是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随后则是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 可见基础建投资会大增,会带动与其相关的机械,建筑、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3)农业条件分自然(水源、气候、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市场)等角度,注意从图中获取信息,因地制宜。从自然条件来看,图兰平遥深居内陆,离海遥远,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靠近阿姆河和锡尔河,水源充沛。为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棉花市场广阔。且种植历史悠久。 (4)“一带一路”战略对中亚各国经济社会影响,从资源、产业结构,社会影响从劳动力就业、联系交流展开。“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加快中亚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就业机会;加快与外界交流,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区域工业发展,带动经济发展。 考点: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农业区位因素 区域经济联系及有利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4月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下河北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支撑项目—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现代第四工厂在沧州正式开工。据此完成下题。

为了防止产业转移带来的环境污染,沧州应

A加快物流速度,增大环境承载力    B促进人口迁移,实施生态移民

C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城市等级     D推进产业升级,采用清洁生产

 

查看答案

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同时开通运营。下图为贵广高铁、南广高铁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贵广高铁

A沿线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          B地跨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

C连接两个沿海省区,经济发展互补性强    D连接我国中、东部两大经济地带

2.贵广高铁和南广高铁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加剧沿线地区的土壤盐渍化             B扩大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C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业发展         D可能加剧沿线地区的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

截至目前,全国各地陆续放开“单独二孩”政策已满一年。不过,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判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2.“单独二孩”政策效果远低于预期,将导致我国未来20年

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迁出增多    C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

 

查看答案

“五常大米香天下”,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下图为五常市区域简图,读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形平坦  ②优越的气候条件  ③水源充足  ④土壤肥沃,化肥施用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关于五常市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大             B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C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             D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