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英国地图(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法海峡海底隧道为铁路隧道...

读英国地图下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法海峡海底隧道为铁路隧道,它使欧洲铁路网连成了一体。隧道启用后伦敦至巴黎3小时即可到达,每年通过隧道的旅客人数约1800万人,货运达800万吨。

材料二: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

1英国甲、乙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存在差异,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差异及原因。

2分析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及存在问题。

3简述修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意义。

 

(1)甲地,乳畜业;降雨较多,日照较少,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乙地,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业);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2)优势: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市场需求量大;原料(棉花)供应充足;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问题: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3)意义: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受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雨较多,日照较少,适合多汁牧草生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乳畜业。乙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或种植业。 (2)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棉花加工中心的优势主要从工业区位因素角度。包括交通、原料、市场等。18世纪英国的机器设备与生产技术领先,棉花编织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优良港口多,利于棉花和棉布进出口运输,原料(棉花)供应充足。存在问题主要从当地种植业发展状况与原料运输考虑。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利于棉花生产,棉花加工需要的棉花需要大量进口,而英国人口数量少,产品大量销往国际市场,所以面临的问题是大量的棉花和棉布进出口增加了运输成本。 (3)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修建的意义主要从加强联系与促进经济发展角度考虑。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的修建,改变了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英国与欧洲的运输方式,通过隧道,直接经过铁路运输,到达目的地,缩短了英国与欧洲大陆间的旅行时间,完善了欧洲的交通运输网。另外,海底铁路运输受(温带气旋及风浪等)气象因素影响较小,提高了运输能力,加强了区域间经济、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地域类型,产业发展的优势及问题,海底隧道建设的意义。 【知识拓展】农业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热量,光照,温差,降水;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1)自然条件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水分:年降水量小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除有灌溉水源外,一般不能发展农业。 地形:不同的地形区,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水利化和机械化,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耕作不便,且不易于水土保持,但适宜发展畜牧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分布垂直化,多样化。 土壤: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种类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例如我国东南丘陵广泛分布着酸性的红壤,适宜种植茶树等.土壤的肥沃程度也对农业的影响较大。例如我国东北平原(黑土)、华北平原(钙质土)等地土壤肥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农业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量影响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运输:农业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园艺业..乳蓄业等,由于其产品保鲜期较短,要求又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方式. 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的影响.例如,我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这对我国的农业区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工业基础,工业与农业是息息相关的。例如,我国的东北,是老工业基地,对于农业的发展就比较有利。 劳动力:劳动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之一,没有充足劳动力就不会有集约和发达的农业,我国的农业生产还未发展到全部机械化,例如,水稻种植业,旱作谷物农业等,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地价:地价水平也决定着该地区的使用与价值,如果地租过高,就不会有人考虑在此种地,发展大规模的农业。 (3)技术条件 良种:优质的种子可以增加产量,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化肥:可以除虫增产,需要的土地就相对较少,但对环境危害很大,会减少土地的使用寿命; 机械:用农业机械代替手工播种和收割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效益。 灌溉:科学的灌溉技术,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决定。如:以色列缺水,发明了滴灌的方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示意某河流流域聚落分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聚落中,有可能发展为大城市的是

A①        B②      C③      D

2.下列城市位置与③聚落相似的是

A武汉     B上海     C伦敦     D巴黎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1990~2010年,图示城市功能分区发生的变化是

A主城区面积不断增大,工业区向郊区迁移

B商业区等级提高,城市周围形成绿化带

C工业区集中于高速公路沿线,环境污染小

D人口与用地规模扩大,出现新商业区和卫星城

2.图示城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A空城化      B再城市化     C郊区城市化     D逆城市化

 

查看答案

读澳大利亚铁路分布图及局部农业类型分布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其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A山地广布,地形崎岖             B沙漠面积广

C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     D公路、航空运输发达

2.关于图中“种麦养羊业”的正确叙述是

①耕作业与畜牧业的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 ②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区 ③该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规模很大 ④每年6、7月份是种麦的忙季、养羊的闲季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读某城市地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a>b>c>d,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P地最有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文化区

2.若在图中建设一座大型火电厂,最佳的位置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京某时刻交通道路实况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城市交通管理者获得路面实况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GPS   ②GIS   ③RS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北京城市交通拥堵效果不明显的是

A加强城市规划,缩短出行距离

B倡导公交优先,鼓励绿色出行

C利用“互联网+”,管理城市交通

D集中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布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