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

下图为相同降水量下的城市化前后地表径流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条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前的地表径流 ②乙过程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

③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 ④乙过程下渗量小于甲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天然调蓄能力强            B城市热岛效应

C下垫面透水能力好          D植被覆盖率降低

 

1.C 2.D 【解析】 试题分析: 1.城市化后,地面硬 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流量峰值高。甲曲线代表城市化后的地表径流,①错。乙过程下渗的水较多,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②对。甲的长期后果可能造成城市水荒,③对。乙过程下渗量大于甲过程,④错。C对。A、B、D错。 2.甲曲线最大值提前于乙曲线最大值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导致植被覆盖率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对。天然调蓄能力减弱,A错。城市热岛效应不直接影响径流,B错。地面硬化,下垫面透水能力差,C错。 考点:城市化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主要原因。 【名师点睛】城市化过程伴随着地面的硬化建设,地面硬化,导致地表水不易下渗,地下水补给减少,出现地下水茺。地表径流增加,径流峰值高。地面硬 化,植被减少,涵养水源,滞留洪峰的能力下降,所以峰值出现的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类经济活动主要取决于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而地租的高低又与距市中心的远近有关。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与市中心

的距离km

地租元/平方米

 

0

120

102

84

68

2

60

70

66

56

4

0

35

47

45

6

0

0

28

34

8

0

0

9

22

10

0

0

0

11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的土地利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住宅区    B乙为工业区    C丙为住宅区     D丁为农业区

2.对该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范围的估算,正确的是

A商业区0~15km)          B住宅区45km以外

C工业区6~10km            D工业区0~25km

3.从地租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城市地域结构呈放射状向外发展

B距市中心0~25 km的范围内交通通达度最低

C该城市内部的地租差别是城市内各种功能活动对其区位选择的重要依据

D该城市地域结构适合任何一个城市

 

查看答案

性别比是研究人口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下图示意四种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000年~2010年,人口性别比较为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

2.若图中曲线②代表珠江三角洲工业区的性别比例,那么造成上世纪末该地性别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改革开放后,大力发展加工业,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B不同性别残疾率不同造成的

C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D当地民俗造成的

 

查看答案

有关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人口的大量迁移必然使迁入区的综合环境有较大的改善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使人口迁移的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小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会制约城市经济发展并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产生

 

查看答案

下列人口增长模式排序,与人类社会生产力逐步提高相适应的

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B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

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     D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

 

查看答案

我国北方某地积极推广“日光温室、猪圈、厕所和沼气池”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图为该生态农业模式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日光温室中CO2增加,可提高蔬菜生长速度,原因是

ACO2能防止病虫害发生        BCO2的保温作用可提高夜间温度

CCO2提高土壤肥力        DCO2是蔬菜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

2.该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A实现了能源的自给自足        B人畜粪水的使用不利于农村环境改善

C利于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D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商品农业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