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曾多次改道,下游几度断流,造成被誉为“沙漠神木”的胡杨林大片枯死...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曾多次改道,下游几度断流,造成被誉为“沙漠神木”的胡杨林大片枯死,现在塔河两岸恢复的绿色生命得益于塔里木河输水工程,即便这样,水依然是这里最宝贵的资源。塔克拉玛干地区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在2500~3500毫米之间,是世界上年降雨量最少的干旱地区之一,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处在风沙中。

1分析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的原因。

2简析该地区大规模种植棉花和西红柿且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列举干旱的气候对本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塔里木河流域距海遥远,且有地形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所以气候干旱。 (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 (3)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多风成地貌;河流多为内流河,流程短,流量小;土壤发育差,有大面积荒漠土;植被以荒漠为主,植被少。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明确塔里木河所处的地理位置,据此进行分析。塔里木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距海遥远,而且四周有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天山、帕米尔高原等高大地形的阻挡,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小,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2)塔里木河流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气,夏季白昼时间长,光照强;该地区大陆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棉花和西红柿等农产品养分的积累,所以棉花和西红柿品质优良。 (3)自然环境的各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影响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的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地貌多为风成地貌;气候干旱,河流多为内流河,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小,流程短;植被以荒漠为主,植被少,土壤发育程度差,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有大面积荒漠土;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地区,多发展灌溉(绿洲)农业,农业区、交通线、人口和城市沿山麓和河流分布,水源是影响人口、城市、农业、交通等分布的主要因素。 考点:影响降水的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 地理环境整体性 【方法总结】影响降水的因素 影响降水的因素包括大气环流、地形、洋流、下垫面性质等。 (1)海陆位置:沿海迎风区降水多(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西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离岸风区降水少(如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岸、西风带影响的大东西岸),内陆地区空气干燥 降水少; (2)大气环流: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如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降水多;盛行下沉气流的地区,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尤其是大陆西部),降水少;受夏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多,受冬季风影响的地区或季节降水少; (3)洋流::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4)地形:暖湿气流流经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台湾学界,迁徙的紫斑蝶以及它们聚集越冬的山谷称之为“紫蝶幽谷”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紫蝶幽谷”均分布在  

A南部沿海地区    B山脉南段两侧的低海拔地区

C高山峡谷地区    D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区

2.紫斑蝶选择山谷越冬,主要是该地  

A降水丰富    B人烟稀少    C背风温暖    D花蜜充足

3.紫斑蝶北返时间最可能在于  

A1月下旬     B9月中旬     C5月下旬      D3月中旬

 

查看答案

下面两图表示2010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是   

A黑龙江、内蒙古、江苏、北京     B内蒙古、黑龙江、江苏、北京

C内蒙古、黑龙江、北京、江苏     D黑龙江、江苏、内蒙古、北京

2.优势自然资源与产业发展匹配最好的是  

A甲—乳制品加工           B乙—水产品加工

C丙—木材加工             D丁—奶牛养殖

 

查看答案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2.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查看答案

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右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大茶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  

A一月均温在0℃以上   B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C地形类型为丘陵       D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我国自古以来就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交通     C市场     D劳动力

 

查看答案

由于水资源短缺,我国华北平原大量开采地下水,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地下水漏斗,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地下水漏斗指由于打井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地下水位中间深、四周浅,如漏斗状的地下水位分布状况。下左图、右图分别为华北平原浅层和深层地下水漏斗分布区阴影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华北平原地下水漏斗区的地理特征,可判断   

浅层地下水漏斗区地势相对较低

深层地下水漏斗区河流径流量丰富

浅层地下水漏斗区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

深层地下水漏斗区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A    B   C   D

2.浅层或深层地下水漏斗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浅层地下水漏斗致使河流干涸断流

B深层地下水漏斗造成深层地下水污染

C浅层地下水漏斗导致土地盐碱化

D深层地下水漏斗会引起土壤养分降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