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以机械等部门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下表为东北产业结构变化表,下图为东北某城市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图。读图表,完成下列各题。

../中12.tif

1简述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与1978年相比,2010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A表示________工业,B表示________工业。

4评价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1)原料丰富;能源充足;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技术基础好;国家政策支持。 (2)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 第三产业比重大幅度上升 (3)钢铁 森林 (4)利: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不利:热量不足。 【解析】 试题分析: (1)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以下方面分析:市场、交通、原料、燃料、产业基础、农业基础、劳动力、技术、政策等,结合东北的地理特征, 东北地区发展机械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国界线较长,利于发展边境贸易,市场条件好等; (2)产业结构调整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措施之一.由表中的数据资料可以看出,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由20%降至12.8%,第二产业比重由64.3%降至49.6%,但比重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则由15.7%上升至37.6%。所以2005年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依然保持优势,第三产业比重大幅上升; (3)A工业既需要煤,又为机械工业提供原料,应是钢铁工业。B工业产出木材,同时为造纸工业提供原料,应是森林工业。 (4)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综合分析。评价要从有利于不利因素两方面。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但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考点定位】工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 名师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主要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 主导因素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原料地对工厂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如宝钢。 交通运输仍对工业布局很大吸引力,但在发达国家运输已相当完善,交通运输已不再成为主要因素,如日本沿海,我国沿江沿海。信息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突出。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 (3)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社会需要对我国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                、家用电器。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是       

2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主要原因是           

3该镇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该途径的好处是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功能区与图例中字母的对应关系分别是: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2该市拟在甲 、乙两处新建一个化工厂,选择在    处合理,理由是      

3在该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等。

 

查看答案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

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大量使用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至19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五分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洞庭湖库容减小将会导致

A、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B、长江下游降水减少

C、湖区航运能力提升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2.1998年以后,经过综合治理,洞庭湖各方面环境条件均有了改善。这一做法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       B、地理环境可能论

C、人类中心论       D、人地协调论

 

查看答案

20世纪80年代,广州首条高架桥—小北高架出世,此后,为缓解日益递增的车流量,减少堵塞,一条又一条的高架桥如雨后春笋般横空出世,织造了一张蔚为壮观的高架路桥网。如今广州的高架桥长度近50千米,让市民感慨“广州能起高架的地方都架起了”。下图为“广州市某高架桥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列各题。

1.广州市修建高架桥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A、交通状况              B、居民生活                   

C、城市环境               D、城市结构

2.进入2000年后,广州新建的高架桥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高架桥的种种批评之声,高架桥陷入了反思的年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①高架桥占地广,成本高  ②高架桥速度慢、安全性差 

③沿线居民饱受噪声干扰  ④城市景观遭到割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