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1年4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某市普查后发现该市自1990年以来人口...

2011年4月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某市普查后发现该市自1990年以来人口数量持续增长。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期间该市人口变动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B外来人口不断增加

C人口增长缓慢                              D近年出生人口呈现下降趋势

2.该市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是  

A计划生育                                  B大量吸纳海外移民

C发展社会养老事业                         D遣返流动人口

 

1.B 2.C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该市1992年后出生率低于死亡率,人口出现负增长,但是由于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原因是外来人口不断增加;2003年后出生率又出现小幅上升,出生人口略有增加。答案选B项。 2.由于该市人口出现负增长,老龄化现象严重,因此今后人口工作的重点应该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发展社会养老事业;但是大量吸纳海外移民是不现实的;遣返流动人口也是不合理的。答案选C项。 【考点定位】我国的人口增长和读图分析能力。 名师点睛:中国的人口问题及解决途径: 1、人口老龄化 (1)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龄化状态,进人老龄化社会。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状态。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其人口再生产已进人现代型。 (2)产生的原因: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晚婚晚育和小家庭,甚至不愿生育,使出生率不断降低,少年儿童的比重也逐渐下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死亡率低,老年人口比重相应上升。(关键是分析出生率、死亡率为什么都降低。) (3)产生的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用于老年人退休、养老的费用增加,社会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 (4)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2、人口增长过快 (1)产生的原因:人口再生产处于过渡型的国家,出生率仍然较高,但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主要分析为什么死亡率下降,也可加人出生率高的原因。) (2)带来的问题:可能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生态问题;可能造成粮食短缺,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改善困难等社会经济问题;甚至造成社会、经济、环境的恶性循环。(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伴发生的,分析时需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 (3)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促进人口再生产向现代型转变。(政策强制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从根本上还是要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 3、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1)简述:出生人口性别比指每出生百名女婴相对出生的男婴数,通常值域为102-107之间。2000年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出生人口性别比高达116,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出生人口性别比已严重失调。 (2)危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不仅仅是人口问题,而且是关系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影响着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势必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建设构成极大威胁。 (3)产生原因: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男女不平等现象仍然存在,人为的技术干预等。(另外,战争可使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小,重工业发展可使其增高,轻工业发展可使其降低等。) (4)对策: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宜传教育,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记者7月12日从有关部门获悉,15年间,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红碱淖水域面积从55平方公里缩小到约30平方公里,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红碱淖遗鸥种群的数量在下降。据最新统计数字,今年遗鸥共筑巢4500个、较去年减少50巢左右,种群数量比起2010年前后15000多只的鼎盛时期更是下降了三分之一。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遗鸥的繁殖期为5~6月,以枯水草为材,杂食性,繁殖期以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主,10月南迁。

试推断红碱遗鸥数量下降,种群减少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长三角地区某城市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TP/ mgL-1与降水量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农村地区河流磷浓度的差异。

2简析农田河流磷浓度的变化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企业在甲地下图开采锰矿并建有电解锰厂,生产过程中需要硫酸和铅;在附近山坡上建有尾矿矿渣库。

分析该尾矿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并说明为防止这种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夏季热量充足   劳动力价格较低 农业科技发达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多山的地形 干旱的气候 对外联系不便 生产方式落后 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