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2北京高考)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1...

(2012北京高考)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1)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1)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集聚;促进当地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增加当地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 (2)制约因素: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多旱涝、寒潮、冰雹、风沙、病虫害、土壤盐碱化等;应对措施: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护林体系;增加农业技术投入,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对灾害的监测和预防;培育和种植优良作物品种。 第二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解析】 第(1)题,注意从经济方面回答,可以从基础设施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的增多等方面考虑。 第(2)题,华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短缺,冬季风导致该地区多大风、寒潮、风沙等。应对措施要注意其可行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0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窑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窑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窑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

 

查看答案

(2010全国)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

(2012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查看答案

(2013江苏高考)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查看答案

(2013江苏高考)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