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全国卷)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 mm增至500 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据此完成下题。
1.图中甲地区夏季降水量最接近( )
A.50 mm B.150 mm
C.200 mm D.250 mm
2.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 )
①引湖水灌溉 ②海水淡化 ③改进灌溉技术
④建水库调节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2012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下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产区在全国商品粮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
A.太湖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江汉平原 D.成都平原
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广 B.生产规模大
C.机械化水平高 D.人口较少
(2013江苏高考)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下题。
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2013江苏高考)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1.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2003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2003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2.2003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C.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2014.上海高考)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 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主要出口商品 | 1982 | 1985 | 1986 | 1990 | 1994 | 1998 | 1999 | 2000 | 2003 | 2007 |
原油 | 74.8 | 54.2 | 29.3 | 33.9 | 10.8 | 5.4 | 6.5 | 8.9 | 10.2 | 13.8 |
组装的汽车 |
|
| 2.6 | 2.9 | 8.3 | 9.3 | 9.1 | 9.9 | 7.6 | 6.9 |
电视接收设备 |
|
|
|
| 4.4 | 4.2 | 3.8 | 3.5 | 3.9 | 8.0 |
开关、电路电器 |
|
|
|
| 3.0 | 2.6 | 2.6 | 4.0 | 3.7 | 2.3 |
发电机 |
|
|
|
| 2.6 | 3.0 | 3.0 | 3.1 | 3.1 | 1.9 |
新鲜蔬菜 | 0.6 | 0.5 | 2.4 | 1.6 |
|
|
|
|
|
|
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