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4.上海高考)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

(2014.上海高考)读墨西哥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4年以前,墨西哥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依赖石油出口。

材料二 1994年,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三国贸易实现自由化后,墨西哥能够以较低的 成本进口质优价廉的中间产品、零配件,利用本国的劳动力资源加工或组装成最终产品出口美国或加拿大市场,从中获取利润。同时,美国、加拿大农产品进入墨西哥,对其农产品产生巨大影响。

满分5 manfen5.com

1982~2007年墨西哥主要商品占商品出口的比重(%)

主要出口商品

1982

1985

1986

1990

1994

1998

1999

2000

2003

2007

原油

74.8

54.2

29.3

33.9

10.8

5.4

6.5

8.9

10.2

13.8

组装的汽车

 

 

2.6

2.9

8.3

9.3

9.1

9.9

7.6

6.9

电视接收设备

 

 

 

 

4.4

4.2

3.8

3.5

3.9

8.0

开关、电路电器

 

 

 

 

3.0

2.6

2.6

4.0

3.7

2.3

发电机

 

 

 

 

2.6

3.0

3.0

3.1

3.1

1.9

新鲜蔬菜

0.6

0.5

2.4

1.6

 

 

 

 

 

 

 

注:空格表示该商品未进入当年主要出口商品行列。

 

(1)墨西哥中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旱作农业,东南部沿海主要为热带种植园农业。 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这种农业地域类型格局的成因。

(2)分析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

 

(1)旱作农业分布的成因:中北部以高原、山地为主,高原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高原内部干旱少雨,因此以旱作农业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分布的成因:东南部沿海为平原地带,地处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受赤道低压和东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2)变化:由图、表数据可见,1994年后,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原因: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国、加拿大的农产品大量进入墨西哥,农业受到很大冲击所致。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判断中北部地形高山环绕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故干旱少雨,故以旱作农业为主;东南部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并受赤道低气压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湿热,适合热带种植园农业。 第(2)题,根据图示与表格可见,墨西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新鲜蔬菜退出了主要出口商品行列。这是1994年墨西哥加入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所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查看答案

(2014.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查看答案

(2014.重庆高考)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题。

1.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2.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查看答案

(2010江苏高考)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水资源利用率*(%)

珠江流域

45

1470

3338

12.3

18.5

淮河流域

27

920

622

63.3

59.4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倍(取整数)。

 

查看答案

(2011福建高考)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小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