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

(2014.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解析】第(1)题,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 第(2)题虫害的多少与气候密切相关,通常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因为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 第(3)题,由材料可知,建三江地区土壤肥沃,肥力高,加之利用现代技术“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因此使用的化肥少。 第(4)题,绿色代表无污染或者污染程度很低。由材料和前面三问可知,建三江环境质量好;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少;纬度高,气温低,虫害少,农药使用量少,因而三江平原的农产品几乎不受污染,符合绿色产品的标准。建三江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高,粮食产量大,商品率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4.江苏高考)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灌溉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

2.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

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

 

查看答案

(2014.重庆高考)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题。

1.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该国(  )

A.人口数量减少  B.城市化率提高

C.土壤质量下降  D.粮食单产提高

2.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查看答案

(2010江苏高考)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

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

水资源利用率*(%)

珠江流域

45

1470

3338

12.3

18.5

淮河流域

27

920

622

63.3

59.4

*为2005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1/5,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入侵的威胁,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淮河流域7、8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________倍(取整数)。

 

查看答案

(2011福建高考)下图为R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R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 600 m。R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甲国在R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发展。

(1)R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分析R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河径流量减小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