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北方某河流入海口1989年和2009年的卫星影像。该河口区河流主流曾于1996年人工改道。读图回答下题。
1.比较两幅影像,可判读和分析出( )
A.河流主流流向由东北改向东南
B.河流故道南部海岸继续淤积增长
C.河水含沙量明显增加
D.三角洲形态变化主要与河流改道有关
2.该河口海岸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是( )
A.建设大型海港,发展远洋运输
B.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C.开辟海水浴场,发展滨海旅游
D.开垦成为耕地,发展粮食生产
(2013重庆高考)图1为“某河段示意图”,图2表示该河段上①、②两观测点所测得的年流量变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
图2
(1)当地政府为了提高甲河道流量,计划在图1中A、B两点之间修建拦河坝,该措施可能使河水对C点河岸的冲刷________。为使甲河道流量在汛期提高不致太多,请对如何修建该拦河坝提出两条合理建议。
(2)与观测点②相比,观测点①测得的流量较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
(3)请在答题卡的图2上绘出图1中点③所在断面1~7月的流量变化趋势曲线。
年份 | 人口数量(万人) | 农作物 | |||
常住人口 | 其中:城镇人口 | 粮食作物 | 经济作物 | ||
总产量(万吨)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播种面积(万公顷) | |||
2000 | 1 013 | 346 | 364 | 62 | 10 |
2010 | 1 149 | 651 | 275 | 45 | 15 |
(4)上表是该河段所在地区部分社会经济指标。据上表指出该地区近10年来粮食生产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2013重庆高考)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题。
1.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 )
A.气温分布图 B.降水量分布图
C.工业分布图 D.旅游景点分布图
2.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 )
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
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
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
3.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13山东高考)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下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2014.广东高考)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多河流的总称。西江、北江、东江等河流在珠江三角洲形成“三江汇集、八口入海”的水系特征。位于珠江干流西江沿岸的梧州市,是广西承接区外产业转移的重要地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 2006~2009年梧州市主要新增企业所属行业统计图。
(1)珠江的主要补给类型是________,枯水期一般出现在________季。
(2)西江流域的水电站呈现出________开发的分布特征,该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珠江“八口入海”特征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
(2014.北京高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
(2)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