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泛珠三角”9省区的区域面积为全国的1/5,人口占全国的1/3。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在全国的地位十分突出。
材料二:日本著名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的“雁形产业发展说”认为,合理的产业分工转移应是从雁首至雁翼,再到雁尾。由此理论可以认为,“泛珠三角”地区中港澳为雁首,珠江三角洲为雁翼,内地作为雁尾。可见,“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应根据各省区的经济、技术、劳动力等不同优势建立产业分工结构。
材料三:“双转移”战略是当今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头戏,“双转移”即“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图乙),这一战略的提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再度触及广东人口迁移流动与城市化这一问题。
(1)20世纪90年代,香港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向珠江三角洲转移的原因是什么?
(2)在“雁形产业发展说”指导下,现今的“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应建立怎样的产业分工结构?
(3)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广州、深圳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群之一。请分析该城市群发展的条件。
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下面图表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
(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根据下表,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地 区 | ≥6岁人口中, 受教育程度 在高中及以 上的人口比 重(%) | 有效灌溉面 积占耕地面 积比重(%) | 中药材 播种面积 (万公顷) | 加工而成 的中成药 产量(万吨) |
甲省 | 10.92 | 24.98 | 3.68 | 1.37 |
全国 | 19.97 | 46.43 | 96.07 | 112.89 |
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甲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丙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3)指出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面的必要资料?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读图,完成各题。
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
A.石油开采 B.核电站建设
C.海岛旅游开发 D.港口建设
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据此完成各题。
1.亚运会期间(11月份)( )
A.广州进入一年中温和少雨的季节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C.美国的农场里正值小麦收割
D.天山牧民由山麓牧场迁至高山牧场放牧
2.广州所在区域( )
A.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B.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C.土地和劳动力廉价,工业基础雄厚
D.各城市间需加强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009年11月26日,广州开始连续几天的灰霾天气过程。结合下图,完成各题。
1.每年秋冬季节,广州城就经常被包裹在混浊的灰色大气中,其原因主要是( )
A.“珠三角”的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车辆尾气污染严重
B.每年秋冬季节“珠三角”地区阴雨天气偏多
C.气温下降,气流下沉
D.地势低洼,污染物难以扩散
2.下列地区一年四季都能找到灰霾踪影的是( )
A.黄淮海平原 B.四川盆地
C.长江河谷 D.“珠三角”
3.目前,“珠三角”地区西侧的灰霾污染比较严重,主要是与 有关( )
A.地形条件 B.降水多
C.地表径流 D.汽车尾气与工业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