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实现黄河流域的长治久安,我国提出了建设“数字黄河”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为实现黄河流域的长治久安,我国提出了建设“数字黄河”的现代治黄理念,借助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对全流域及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和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数字黄河”以众多高新技术为支撑:一是信息采集系统,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手段采集数据、图像、声音、视频等基础信息;二是数据传输系统,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传输防汛指挥、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和水土流失治理等所需基本信息;三是数据存储及处理系统,“数字黄河”的信息是海量的,利用高容量存储和高速度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完成;四是数字模拟系统,利用优越的计算机性能和水利学、气象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知识,实现对天气系统、水流及泥沙运动、生态及水环境变化等现象的实时模拟;五是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内容全面的知识库,优化选择一个可行的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

(1)“数字黄河”的五大技术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支持优化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方案的关键环节是_________

(2)建设“数字黄河”的积极意义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方面)

(3)若建立黄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地理信息系统,你认为应该储存哪些方面的空间数据信息?

 

(1)信息采集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存储与处理系统 数字模拟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数字模拟系统 (2)洪水预报;水量调度;水质监测;水土流失监测;工程模拟等。 (3)应储存的空间数据信息有:①全流域及干支流的水能蕴藏量;②已开发水能的量及空间分布;③重要河段水能资源的时空分布;④水能可开发河段的地质、地貌特征的相关数据;⑤流域内人类的经济活动状况等。 【解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答好本题的关键。“数字黄河”的五大技术环节材料中表述得很清楚;建设“数字黄河”的积极意义,可根据建设“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意义,并结合黄河的具体特点,综合分析回答。建立黄河流域内水能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应把与水能有关的信息都纳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据此完成题。

1.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2.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

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

上海世博会展示了很多数字城市技术的具体应用。比如在国家电网馆,有通过手机短信就可以操控的洗衣机;在日本馆,人们通过双手就可以非触摸地在一个巨大的生活墙上实现看电视、整理相册、玩游戏等多种操作。据此完成题。

1.有关“数字城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与“数字地球”并列的两大信息系统

B.能以数字的形式获取、存储和再现城市的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C.有利于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D.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2.“数字城市”所运用的技术包括(  )

①地理信息系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网络技术

④遥感         ⑤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⑥多媒体及虚拟仿真技术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D.①②③④⑥

3.“数字城市”的作用主要包括(  )

①提高城市管理效率

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④为人类创造高效的、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和舒适、方便、安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球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据此完成题。

1.下列有关“数字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数字地球”就是把部分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

B.“数字地球”就是地理信息技术

C.“数字地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处理一切地球问题

D.“数字地球”是RS、GIS、GPS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2.“数字地球”实现以后,科学家们可以(  )

A.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B.控制全球气温升高

C.控制人口增长速度

D.控制全球贫富差距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和“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  产业,其原因主要是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对策及理由。

对策

理由

开源方面

 

 

 

节流方面

 

 

区际协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晋陕内蒙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8 310多万。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业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下图为“甲地区(西安及周边地区)地形图”。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先后有多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

满分5 manfen5.com

(1)比较材料一图中Ⅰ类侵蚀区与Ⅱ类侵蚀区外力作用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

(2)简要分析材料一图示地区土地退化对周围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3)据材料二图说明历代政权在西安建都的有利自然条件。

(4)根据晋陕内蒙古区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优势,简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