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材料二: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材料三: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A矿产地是 ;D处是 山脉。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 ;乙 。
②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柴达木盆地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堪称“奇迹”的经济增长,但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的资源消耗占全球总消耗的比重及其变化
消耗资源 | 占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比重 | |
1994年(%) | 2003年(%) | |
铁矿石 | 29.8 | 34.8 |
氧化铝 | 10.0 | 21.4 |
铜 | 6.9 | 19.9 |
原油 | 4.7 | 7.6 |
能源 | 17.8 | 31.1 |
材料二:
(1)由材料一看出,我国经济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存在 等问题,加剧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2)近年我国钢铁企业布局呈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试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3)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请你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可行性建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
(1)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
(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以下材料,完成各题。
温室 气体 | 浓度 (mg/m3) | 年增长 率(%) | 生存 期(年) | 温室效 应强度 (CO2=1) | 对全球气 候变暖的 现有贡献 率(%) | |
1750 年 | 1990 年 | |||||
CO2 | 280 | 353 | 0.5 | 50~200 | 1 | 55 |
氟氯烃 | 0 | 0.000 85 | 2.2 | 50~102 | 3 400~1 500 | 24 |
CH4 | 0.8 | 1.72 | 0.9 | 12~17 | 11 | 15 |
N2O | 0.000 29 | 0.000 31 | 0.25 | 120 | 270 | 6 |
1.“用爱温暖世界,而不是二氧化碳”。四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率”最大,主要原因是(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二氧化碳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2.摈弃传统增长模式,倡导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方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下列符合“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思想的做法是( )
①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②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③推广节能技术和无氟产品
④保护植被,积极植树造林
⑤讲究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完成各题。
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合理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积累
D.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
2.下面属于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表现的是( )
①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
③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④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
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
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2.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
A.1985~1990年 B.1990~1995年
C.1995~2000年 D.2000~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