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各题。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

读我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新疆、四川吸引服装产业移入的突出优势区位条件分别是(  )。

A.市场、产业基础B.原料、劳动力

C.交通位置、技术D.政策支持、资金

2.服装产业的大量转移,对四川省的主要影响是(  )。

A.跨省人口流动减少,省内人口流动增加

B.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C.加快城市化进程,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

D.产业升级困难,生态环境压力增大

3.未来,我国服装产业(  )。

A.在西部地区的服装加工企业布局将更加分散

B.专业化生产将突出,规模效应将减弱

C.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生产分工将更加明确

D.研发设计和销售基地向西部转移

 

1.B 2.A 3.C 【解析】 1.新疆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产区;四川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2.四川是东部地区民工的主要输出地,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使流向东部地区的人口减少,同时省内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增加;服装产业的转入将优化四川的产业结构,缓解人地矛盾,但不可能因此成为西部制造业基地;服装产业转出有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3.未来,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服装生产分工明确,东部主要为研发、销售基地,中西部则为加工生产基地,多集聚布局,各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更突出,规模效应将增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查看答案

从四川小镇普光到国际大都市上海,遥遥2 000多千米,如今被一条绿色的能源大动脉——川气东送工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单位:%),完成题。

年份

原煤

原油

天然气

水电

1978

70.7

22.7

3.2

3.4

2000

66.1

24.6

2.5

6.8

2007

69.4

20.0

3.4

7.2

1.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工程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

B.带动四川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C.明显改善四川省大气环境质量

D.使天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2.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有江苏,其主要原因是(  )。

A.天然气具有高效、安全、清洁的特点

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C.江苏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

D.江苏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

 

查看答案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其中①和③的目的地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图中①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满分5 manfen5.com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

D.能源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查看答案

上海市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相约乘船沿长江从上海到重庆,感受长江的自然魅力,分析东、西经济发展差异,了解规划中的沪渝沿江铁路。下面是他们收集的相关材料。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沪渝沿江铁路,起自上海,经南京、武汉至重庆和成都,横跨我国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北、四川、重庆七个省市,全长2 116千米

材料二:2008年我国部分省市经济数据统计表。

 

上海

江苏

安徽

江西

湖北

四川

重庆

GDP

(亿元)

13 698

30 024

8 116

5 293

10 600

11 025

5 098

人均

GDP(元)

95 049

36 241

11 780

12 504

15 104

11 008

16 014

(1)沪渝沿江铁路经过的省市中,属于东、中、西经济带的各有几个?(  )

A.2,3,2B.1,3,3

C.3,2,2D.2,2,3

(2)结合材料二,说明沿江铁路沿线的东、中、西经济差异及原因。

 

西部

中部

东部

经济差异

 

较发达

 

原因分析

 

 

 

(3)(多选)长江流域内部差异明显,下列关于其区域合作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A.能够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作用,带动长江流域经济发展

B.能够发挥中、西部地区资源的优势,促进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

C.能够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及承接,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D.能够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方面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①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B.水源、地形

C.土壤、光照D.热量、水源

2.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B.海陆位置

C.地形D.土壤

3.图中③所在林区比东北林区树种更为丰富,其根本原因是该地(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相对高差大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