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苏历史悠久,工农业发达。轻、重工业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主要工业有机械、电子、化工、纺织等。其中纺织和丝绸工业居全国首位。
材料二:“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如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与其基本一致。
材料三:江苏省略图。

(1)描述图中长江河段的水文特征。
(2)判断甲、乙两种图例各代表哪种主要粮食作物。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
(3)简述江苏发展纺织和丝绸工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东北地区的总人口约12219.2万人;根据各省统计局和国家驻当地调查队的统计数据,到2012年末,东北地区的总人口约为10973.4万人,数据表明,东北地区的人口正在减少。
材料二: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线图。

(1)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分析A B两地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2)描述C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D海湾沿岸是我国重要的海盐产区,分析其形成原因。
(4)分析东北地区出现人口迁出现象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0号凌晨2点45分,由中国铁建参与承建的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在尼首都阿布贾正式签署了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止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材料二:尼日利亚人口1.2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材料三:尼日利亚铁路分布图。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网的特点及作用。
(2)归纳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描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在此种气候特点下建设铁路,为保障身体安康,需防范哪些问题。
(4)简述中铁承建尼日利亚沿海铁路的意义。
下图为“中国、英国和美国三个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

1.与美国、英国相比,195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B.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
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
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2.影响美国、英国和中国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经济水平
C.环境质量 D.资源状况
利用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来研究产业发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下图示意2000年、2009年长三角城市到上海的距离与主要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情况。

1.Ⅰ、Ⅱ、Ⅲ制造业分别是
A.纺织服装、钢铁冶金、通信设备
B.纺织服装、通信设备、钢铁冶金
C.钢铁冶金、纺织服装、通信设备
D.通信设备、钢铁冶金、纺织服装
2.对Ⅱ产业就业人口密度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地租 D.技术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