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合肥经济开发区不仅成为中西部地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而且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典范。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材料二 图甲表示产业典型产品周期示意图,图乙表示产品生产环节的价值链示意图,又称“微笑曲线”图。
(1)分析合肥经济开发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2)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支撑了合肥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结合材料二,分析合肥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3)合肥经济开发区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区域发展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解的工业。拆船业作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下图为1956~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1.拆船业属于( )
A.资源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2.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 )
A.拆船技术 B.拆船工人
C.环境污染 D.企业资金
3.从长远角度看,拆船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原因是其( )
A.技术含量高 B.节能环保
C.经济效益高 D.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是长沙市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表。据此完成各题。
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
年 份 | 第一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第二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第三产 业增加 值比重(%) | 第一产 业就业 比重(%) | 第二产 业就业 比重(%) | 第三产 业就业 比重(%) | 第一产 业偏离 度 | 第二产 业偏离 度 | 第三产 业偏离 度 |
2001 | 9.7 | 38.6 | 51.7 | 51.8 | 23.3 | 24.9 | -0.81 | 0.66 | 1.08 |
2012 | 4.3 | 56.1 | 39.6 | 24.4 | 33.2 | 42.4 | -0.83 | 0.69 | -0.07 |
1.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各题。
注:耕地利用率指年内累计耕作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1.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
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2.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C.人口老龄化严重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读图,回答各题。
1.该生产模式( )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
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
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2.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
①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
②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
③城市人口大量迁入
④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⑤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
⑥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