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10 积温(单位:)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比较。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两地≥10 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地比较,分析地≥10 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据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据材料分析其原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1)500~1 500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 ℃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4)①(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②(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③(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④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⑤推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 (1)①地介于3 000~3 500 ℃之间、②地介于2 000~2 500 ℃之间,则两地差值介于500~1 500 ℃之间;两地纬度相同,积温不同,可从地形、冬季风等角度分析。 (2)图中显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回答。 (3)注意要回答两方面问题,单产低、商品率高;运用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 (4)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拆船业是将报废船只拆解的工业。拆船业作为钢铁资源的重要补充途径,是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拆船过程中也会不同程度地对环境和工人健康造成危害。近年来,国际相关组织对拆船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提出了《国际安全与环境无害化拆船公约》。下图为1956~2006年世界废船年拆解量和拆船中心国际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拆船业属于(  )

A.资源密集型工业 B.劳动密集型工业

C.技术密集型工业 D.资金密集型工业

2.伴随拆船业转移的最可能是(  )

A.拆船技术         B.拆船工人

C.环境污染         D.企业资金

3.从长远角度看,拆船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原因是其(  )

A.技术含量高     B.节能环保

C.经济效益高     D.能提高资源利用率

 

查看答案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之比同1的差。下表是长沙市2001年和2012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表。据此完成题。

2001年和2012年长沙市产业结构偏离度

第一产

业增加

值比重(%)

第二产

业增加

值比重(%)

第三产

业增加

值比重(%)

第一产

业就业

比重(%)

第二产

业就业

比重(%)

第三产

业就业

比重(%)

第一产

业偏离

第二产

业偏离

第三产

业偏离

2001

9.7

38.6

51.7

51.8

23.3

24.9

-0.81

0.66

1.08

2012

4.3

56.1

39.6

24.4

33.2

42.4

-0.83

0.69

-0.07

1.根据信息,可以判定(  )

A.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增加值比重呈正相关

B.产业结构偏离度与产业就业比重呈负相关

C.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还具有一定的劳动力吸纳优势

D.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值,表明该产业的产值高,吸引了大量劳动力

2.据表中信息推测,长沙市2012年以后一段时间内(  )

A.第三产业发展快速,吸引大量劳动力

B.工业化继续推动城市化发展

C.农业生产受到限制,产值将下降

D.劳动力过剩,人口向外流动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的部分农业信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注:耕地利用率指年内累计耕作面积与耕地总面积之比。

1.该区域耕地利用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化,复种指数下降

B.城市扩张,土地变更用途

C.过度利用,土壤肥力衰退

D.青壮年劳动力减少,土地抛荒

2.图示现象可以反映我国(  )

A.农业技术水平下降B.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

C.人口老龄化严重D.粮食生产压力减小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生产模式(  )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

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

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2.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

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 

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 

城市人口大量迁入 

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 

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④⑤⑥

 

查看答案

下图为1978~2006年稻谷、小麦、玉米生产的MI指数值变化图,图中MI指数值越大,表示农作物空间集中程度越高,反之越低。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判断(  )

A.稻谷种植区域越来越集中

B.稻谷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小

C.集中程度变化最小的是小麦

D.玉米的集中程度一直低于小麦

2.造成稻谷MI指数值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科学技术进步    

B.市场需求量增加

C.交通条件改善

D.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