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受大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题。

纬度(°N)

64

50

40

30

20

0

可能总辐射(W/m2)

139.3

169.6

196.4

216.3

228.2

248.1

有效总辐射(W/m2)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1.影响可能总辐射量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洋流

2.导致表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纬度高,白昼时间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云层厚,保温效应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A 2.D 【解析】 1.1】根据表格数据,可能总辐射量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主导因素是纬度。地形、大气环流、洋流与可能总辐射量变化规律之间没有相关性。 2.表格中最大有效总辐射量:低纬度高,中高纬度低,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副热带地区,多晴天,云层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纬度高,虽然白天时间长,但是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云层厚,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图为四地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乙图为甲图四地中某两地的昼夜长短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图四地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昼夜长短年内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四季最分明的是________,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________。

(2)乙图中,A、B两曲线反映的昼长变化对应甲图中的地点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3)简述11月地昼夜长短情况及变化趋势。

(4)下图已绘出某地区某日上午10时的杆影示意图,请在图中绘出当日14时的杆影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图中AO和BO分别为昏线和晨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A地经度是________,昼长是________小时,A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

(3)此时,A、B两地各有一位游客对太阳进行观测。简述两地观测到的现象的异同。

 

查看答案

读a、b、c三个日期北半球各纬度夜长的分布规律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出现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b曲线出现的机会一年只有一次

C.c曲线出现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

D.a、b、c三条曲线每年出现的次数相同

2.下列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图与上图表示日期对应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下表为2014年12月22日H、K两地日出日落时刻表(北京时间)。完成8~9题。

 

日出

日中

日落

H

07:11:40

11:31:52

15:52:04

K

07:50:14

13:07:40

18:25:06

1.H地位于K地的(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2.H地可能位于(  )

A.美国东海岸B.我国东北地区

C.南极半岛    D.澳大利亚西海岸

 

查看答案

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据此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

A.东B.西

C.南D.北

2.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A.70°W 75°NB.75°E 80°S

C.75°E 68°SD.105°W 80°S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