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上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

B.正午比上午大

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

A.四季分明

B.出现极昼现象

C.受寒流影响

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1.C 2.C 3.B 【解析】 1.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位于直射点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位于直射点以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2.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越大。因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不可能全年一样;正午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所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是一天中最小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所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小值;春秋分日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不完全相同,所以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也不完全一样。 3.当北京时间为17:00时,该地正好是12:00,由此可以求得该地的经度为45°E。正午时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得该地纬度为68.5°N或21.5°S,可见该地可能位于北半球的寒带地区或南半球的马达加斯加岛,结合洋流分布可知,二者均受暖流影响。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于地中海气候区。北寒带地区存在极昼现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图甲为着陆时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图乙是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甲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

A.由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由时南京昼长夜短

C.由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D.由时西风带总体南移

2.图2中B点的区时是(  )

A.11月1日0时20分        B.10月31日23时40分

C.11月1日12时20分     D.10月31日12时40分

 

查看答案

读澳大利亚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和悉尼、珀斯1月与7月降水量的差异表,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悉尼、珀斯1月与7月降水量的差异表

城市

1月降水量(mm)

7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悉尼

104

84

1 205

珀斯

7

193

889

(1)澳大利亚大陆1月最低气压与7月最高气压的最大差值约是多少?

(2)简述造成澳大利亚大陆1月、7月气压状况不同的原因。

(3)根据表格数据说明1月份悉尼、珀斯两城市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满分5 manfen5.com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

 

查看答案

下图中,某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料来源于S1,所需的能源来源于S2,M是该企业的市场,同心圆分别代表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原料、燃料及产品的等运费线。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如果仅考虑运费因素,图中四地最适合建厂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企业可能是(  )

A.能源主导型B.原料主导型

C.市场主导型D.技术主导型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13年我国甲、乙、丙三个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丙三个城市中市区人口最多与最少的分别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甲

2.从甲城市市区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人口大量迁移到其他城市

B.逆城市化

C.老年人口比重较小

D.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