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贺兰山素有宁夏平原的“守护神...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贺兰山素有宁夏平原的“守护神”之称,在其西侧分布着许多盐水湖,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池盐生产区。汉代开始开发,清代已经成为清朝13个大盐场之一,所产的盐一度曾远销到陕、甘、晋、宁等地。

材料二  宁夏平原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这里盛产水稻、小麦、枸杞、瓜果,且品质优良。宁夏平原既有灌渠,又有排水沟,形成有灌有排的灌溉系统。这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图9为宁夏平原排灌渠道分布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图9

(1)分析贺兰山西侧形成盐池生产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2)说明宁夏平原灌溉渠和排水沟的作用。

(3)有人提出在宁夏平原播种作物时应该广泛采用地膜覆盖技术,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1)(8分)贺兰山西部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2分)气候干旱,降水少;(2分)贺兰山西部为东南季风背风坡,下沉气流增温,形成焚风效应,蒸发量大;(2分)多盐水湖。(2分) (2)(6分)灌溉渠:从黄河干流引水灌溉。(2分) 排水渠:排出多余的水,(2分)防止土壤盐渍化。(2分) (3)(8分)合理:地膜覆盖可以保温;保湿;保肥;防风;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害等,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任答四点即可) 不合理: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危害作物根系生长。(任答四点即可) (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盐池生产区的形成条件一方面要从原料多少来分析;另一方面要从制盐、晒盐的气候条件来分析。贺兰山的西部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温度高,因此蒸发旺盛;该地分布着许多盐水湖,原料充足。 (2)宁夏平原降水少,需要引水灌溉。黄河流经该地,灌溉水源丰富,故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那灌溉渠道的作用就是从黄河干流引水灌溉。由图中看出,排水渠道通向黄河的下游,推断其作用是将多余的水通过排水渠道引到黄河。地表水分减少,由于大水漫灌引起的土壤盐碱化就能减少出现。 (3)该题为开放性试题,认为合理,就从合理性来答;认为不合理,就从不利影响来分析。 地膜覆盖是一种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等作用。但由于地膜所用的材料为塑料,如果处理不当,回收不利,就会形成“白色污染”;影响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等。 【考点定位】影响制盐生产的条件,农业工程、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题以宁夏平原为背景,考查到盐业发展条件,农业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发展措施。 盐场的形成条件:1、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气候;2、广阔、平坦的泥质海滩(晒盐场地);3、盐度较大,水质较好的海水(原料丰富); 灌溉渠和排水渠的作用.要从宁夏平原所处的地理环境来分析,西北内陆地区,灌溉渠的作用是引水灌溉;但引水灌溉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起土地的盐碱化,排水渠的作用是将多余的水(或汛期时大量的来水)通过排水渠引到黄河,缓解由于大水漫灌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地膜覆盖是农业栽培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当然处理不当也会引起“白色污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世界某海域及其周边部分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右图为拜蒂克洛月平均降水量(单位:m)统计图。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1)分析拜蒂克洛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2)简述加尔各答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3)分析加尔各答形成优良港口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球的日行迹是指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拍摄到的太阳一年中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其中垂直方向表示太阳与地面的仰角。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时,地球的日行迹曲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当太阳位于甲位置时,下列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悉尼日出方向为东南                                       B.北京日落方位角较贵阳大

C.中山站日出正北方                                         D.该地正午日朝向正南

2.若乙表示的太阳高度为21.5°,则春分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A.45°                   B.21.5°                   C.68.5°                  D.35°

 

查看答案

城市化区位Q=S/P,S为该省的城市化水平,P为全国城市化平均水平。表1为2010年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总人口及城市化区位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总人口(万人)

2301.9

9579.3

7185.4

3474.6

城市化区位熵S/P

1.87

1.02

0.91

0.63

1.下列省区乡村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省区对应正确的是(   )

A.北京、河北、上海、西藏                                   B.上海、山东、河北、贵州

C.贵州、河北、山东、上海                                   D.青海、山东、河北、西藏

 

查看答案

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多地震,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与该国北部山脉形成原因最相似的是(   )

A.古巴岛                B.马达加斯加岛             C.苏门答腊岛            D.冰岛

2.该国南部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            D.季风水田农业

3.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B.大气污染和臭氧层破坏

C.水资源短缺和土壤退化                                    D.土地荒漠化和土壤次生盐渍化

 

查看答案

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当地时间10:00,甲地气温14℃。此时甲地因受一高压系统影响,天气晴朗无风。该天气系统以每天约24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经过4小时后乙地的气温最可能是(   )

A.10.8℃                   B.19.1℃                  C.23.6℃                D.24.8℃

2.未来12小时内乙地的风向可能是(   )

A.西北风转东南风           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一直偏东风            D.一直偏西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