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2.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利于雾的形成
③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假如黄赤交角为15°,则 ( )
A.热带范围扩大 B.温带范围不变
C.北极圈纬度为75°N D.南回归线南移
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下面的“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
B.这一天,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C.这一天,我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出现极夜
D.这一天,重庆市昼短夜长
2.此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90° B.66°34′ C.23°26′ D.46°52′
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黑子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气区的温度比周围区域高出1500多度
B.黑气区的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多度
C.黑气区释放出大量黑色气体
D.黑气区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3.这种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使地球高层大气散逸到星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