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

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大气层冷却强烈,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读图,回答下列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            B.午                    C.傍晚                     D.凌晨

2.逆温的影响有

①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②利于雾的形成

抑制沙尘暴的发生                                          ④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A 2.B 【解析】 试题分析: 1.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上午,日出后,近地面接收太阳辐射增温,较高的大气层吸收地面辐射增温,比地面增温慢,形成c图的形态,A对。随着地面不断增温,c形态消失,一般在正午前可形成a形态,B、C、D错。 2.逆温时大气上热下冷,空气稳定,对流活动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①错。有利于雾的形成,②对。能抑制沙尘暴的发生,③对。风力弱,可以减轻山区农作物冻害,④对。B对。 【考点定位】逆温形成的条件,逆温的影响。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考查辐射逆温的形成和影响。下面是辐射逆温形成过程、形成条件、影响。 (1)形成:辐射逆温是夜间因地面、雪面或冰面、云层顶部等的强烈辐射冷却,使紧贴其上的气层比上层空气有较大的降温而形成的。 近地层的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在日落前后由地面开始形成,夜间随着辐射冷却的加强,逆温层逐渐加厚,黎明前达到最大厚度,日出后从地面开始逐步消失。 (2)形成辐射逆温的有利条件是:晴朗(或少云)而有微风(2~3米·秒)的夜晚。这是因为云能减弱地面的有效辐射,不利于地面冷却。风太大时,大气中的垂直混合作用太强,不利于近地面气层的冷却;无风时,冷却作用又不能扩展到较高的气层中去,也不利于逆温的加厚;只有在风速适当时,才能使逆温层既有相当的厚度而又不至于因乱流混合作用过程而遭到破坏。 (3)逆温的影响 利: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和其它天气现象一样,也有有利的一面。把逆温现象看成是一种气候资源而加以利用主要是在一些山坡或河谷地区。如我国新疆伊梨谷地,逆温从10月至翌年3月,长达半年之久。1月份的坡地逆温层厚达400米,逆温强度达5℃。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从该地逆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说:逆温的下部光热条件适中,一般以发展喜温凉的作物和蔬菜为主;逆温带的中部逆温现象强烈,冬暖夏凉,一般以发展果树和冬季蔬菜基地为主;逆温带上部降水充裕,以发展林、草和药材为宜。 弊: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假如黄赤交角为15°,则 (    )

A.热带范围扩大            B.温带范围不变         

C.北极圈纬度为75°N     D.南回归线南移

 

查看答案

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太阳高度与纬度的关系图”完成下列问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23°26′N                     

B.这一天,地球的公转速度最慢

C.这一天,我国南极长城科学考察站出现极夜               

D.这一天,重庆市昼短夜长

2.此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90°          B.66°34′             C.23°26′                D.46°52′

 

查看答案

下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完成下列问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

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

 

查看答案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黑子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气区的温度比周围区域高出1500多度                

B.黑气区的温度比周围区域低1500多度

C.黑气区释放出大量黑色气体                           

D.黑气区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3.这种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A.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B.使地球气候异常,从而产生“磁暴”现象

C.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D.使地球高层大气散逸到星际空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