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这一天,甲、...

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这一天,甲、乙两地日出较早的是           

(3)这一天,长春的白昼时长是        小时,日出的地方时是      时,日落的地方时是          时。

 

(1)0° (2)甲 (3)12 6 18 【解析】 试题分析: (1)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说明太阳直射赤道。 (2)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转,同一纬线上的两地,经度越靠东日出时间越早。 (3)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都为12小时,日出地方时都为6:00,日落地方时都为18:00. 【考点定位】光照图的综合判读。 【方法技巧】光照图的有关判断方法: 1.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 (1)纬度位置:一般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 (2)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地方时12点所在的经线上。 2.日期、节气(季节): 由日照图确定日期和节气(季节),日期主要有四种: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时,日期为9月23日或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对应的节气依次是夏至、秋分或春分、冬至;季节是夏季、秋季或春季、冬季,此处应注意节气和季节的区别。判断推理的过程是:由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再到日期节气(季节)。 3.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4.昼夜长短的分布、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春分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同时还要分清回答昼夜状况还是昼夜变化趋势,这就要注意以下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 5.判断晨线(黎明)或昏线(黄昏) 首先明确图中给出的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太阳光线的方向,如果地球自转方向向着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晨线;如果地球自转方向背向太阳光线,此半球的晨昏线部分为昏线。 6.日出、日落 (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 (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先计算出该地昼长的时间,然后以正午12时为起点,减去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出时间,加上昼长时间的1/2就是日落时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太阳系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距太阳最近的行星A是             

(2)小行星带是指位于                   (填字母)两颗行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的密集区域

(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具有同向性、近圆性和          性。

(4)在八大行星中,G和H距日最远,被称为远日行星,而E和F是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巨大的,被称为         行星。

 

查看答案

右图为“海洋某区域的表层海水等温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箭头表示该海域洋流常年的流动方向,该洋流为

A.暖流           B.寒流                     C.季风洋流              D.不确定

2.有关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查看答案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A.A→B               B.A→C→D→E              C.F→D→G              D.I→D→G

2.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A.春                 B.夏                     C.秋                    D.冬

3.在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C                 B.D                         C.E                     D.G

 

查看答案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冰川、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                     B.淡水湖泊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C.冰川、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D.深层地下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

 

查看答案

大气中的C02浓度增加后,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气温上升,造成了大气环流紊乱等,对生物圈及农业生产产生各种影响。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属于近现代全球气候变造成的后果是

A.森林面积锐减        B海平面           C冰川融化       D.沿海低地被淹

2.“大气环流紊乱”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有

A减少了自然灾害                     B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更加稳定

C对农业生产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D使得酸雨危害更加严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