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

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

3.下列关于该区粮食作物的分布叙述中,正确的是   

A.耕作区粮食作物中,冬小麦分布最普遍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到北逐渐减少

C.玉米由南到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

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1.D 2.D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东部地区,草场广布,土地利用类型为草地;乙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丙区域位于小兴安岭山区,森林植被覆盖率高,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故D项正确。 2.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热条件好是农业生产有利条件,与商品率高无关,故A、B、C项错误;东北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粮食产量大,粮食商品率高,故D项正确。 3.东北地区冬季气温较低,作物不能越冬,故适合发展春小麦,A项错误;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到北逐渐增加,故B项错误;玉米由南到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故C项错误;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拓展】东北农业区域概况 1、东北区组成:黑吉辽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气候与主要农作物: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满足一年一熟,南部暖温带、种植冬小麦、棉花;中部中温带生长小麦、大豆、玉米、高梁、水稻、甜菜、亚麻、北部春小麦、大豆为主 3、地形: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西、北、东分别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森林居三大林区之首。由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江平原组成的东北平原面积居全国之首 4.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1)黑土的利用: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为了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必须保持和不断提高黑土的肥力。加强对坡面、沟壑进行治理,并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注意土壤的培肥,主要是增施有机肥料,秸秆还田是近年来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最有效的办法。 (2)沼泽的保护 三江平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区。沼泽是蓄水也、水源地,对于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东北的沼泽是我国特有珍禽丹顶鹤、天鹅等栖息地,沼泽植物又是一项重要资源 (3)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能够提供的商品粮化比重在全国最大。中部松辽平原玉米产量大,已成为我国的玉米带。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在继续发展种植业,不断提高种植业本身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草地植被指数是指草地植被覆盖率与草层高度的乘积,下图是宁夏某牧场的草地植被指数与羊只数量的相关关系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信息表明   

A.草地植被指数越低,能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

B.草地植被指数越低,牧场的承载力越大

C.草地植被指数过高,不利于养羊业的发展

D.饲养的羊只数量越多,对牧场植被的破坏越大

2.针对上述问题,下列措施最为切实可行的是   

A.尽力削减牧场上的养羊数量

B.改变畜牧方式,大力发展先进的游牧业

C.合理规划草地载畜量、合理轮牧

D.将牧场整体改建为自然保护区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有   

①过度放牧        ②环境污染加剧         ③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④过度农垦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对图中荒漠化扩展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吉林省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东、向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风有关

D.在绿洲内部采取封沙育草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

 

查看答案

据卫星监测,2013年4月7日,太湖宜兴、常州水域初次出现蓝藻水华,至5月14日,太湖蓝藻聚集面积达3平方千米,目前主要集中于无锡梅梁湖、十八湾一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在此监测过程中,主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              B.GPS                  C.GIS              D.手工绘图

2.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可以对蓝藻的未来分布趋势以及治理方法作出全方面的分析,寻求最佳治理方案。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A.RS               B.GPS                    C.GIS             D.人工统计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钓鱼岛列岛(Fishing Islands)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钓鱼岛附近除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地下资源外,还有丰富的渔业资源。1972年美国将其“行政管辖权”连同琉球一起“交给”日本,历史上琉球并不属于日本。中日钓鱼岛争议由此产生。

材料二 我国钓鱼岛地理位置及其周边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左图)和我国大陆至钓鱼岛地形剖面图(右图),及钓鱼岛等高线地形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读图简述钓鱼岛的地理位置。

(2)读图简述钓鱼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全球所有河流存在的问题在黄河上都能够寻到踪迹,而黄河的泥沙、悬河、断流以及生态问题均可堪称世界之最。在1992~1999年的28年中,黄河利津水文站有22年发生断流,共计断流86次1091天。1996~2004年,黄河三角洲的陆地面积蚀退68.2平方公里。自1999年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后,尤其是2002年黄河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调水调沙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9年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比1997年增加了253平方公里。下图是黄河三角洲附近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描述图中所示时间海岸线变化特点,试从地质作用角度简析其原因。

(2)请从人类活动角度分析材料中黄河下游断流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