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左图是中亚地区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右图是中亚降水及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说明中亚地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中亚地区的年降水量空间差异较大,由于该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易受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4分) (2) 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6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右图分析,根据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判断,中亚地区的年降水量空间差异较大。由于该区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易受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年降水量在600mm以上。 (2) 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方面分析。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不适宜种植业发展,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 【考点定位】区域降水量分布特征及成因,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名师点睛】读图能力,就是要根据图例,描述图示区域反映的地理信息。能够结合区域的位置,分析降水分布的性质及原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决定着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地域类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俄罗斯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跨11个时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满分5 manfen5.com

(1)依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俄罗斯的工业结构特征。

(2)俄罗斯西伯利亚有大面积的平原,但是农业不稳定,谷物需要大量进口,原因是什么?

(3)俄罗斯国内交通运输以铁路为主,水运不占主要地位,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满分5 manfen5.com

(1)我国从哪些国家(用图中字母表示)进口铁矿石?

(2)b和d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什么?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有哪些?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读某矿区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质构造是

A.向斜、背斜、向斜、断层      B.向斜、断层、向斜、盆地

C.向斜、盆地、向斜、断层      D.背斜、向斜、背斜、背斜

2.戊处地貌形成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可能是

A.火山喷发--地壳下沉--变质作用--冰川侵蚀

B.岩浆侵入--地壳上升--流水侵蚀--岩石出露

C.风力搬运--风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

D.海浪沉积--固结成岩--地壳上升--外力侵蚀

 

查看答案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箭头表示洋流分布位置及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洋流环流圈位于

A.南太平洋     B.北大西洋

C.南印度洋    D.北太平洋

2.P洋流流经地区沿岸的气候类型依次为

A.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l、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l方向弯曲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C.等温线P通过Pl、P2之间没有弯曲

D.等温线P夏季向Pl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2.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   B.发展混和农业

C.跨流域调水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