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3.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多

地下有冻土,阻止地表水下渗

④该地为盆地地形的内流区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1.B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 2. 3. 【考点定位】湿地的开发与保护 【知识拓展】河流和湖泊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时相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这种互补关系使得湖泊下游的河段水量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其季节变化减小。湖泊湿地被破坏会导致河流流量的变化增大,气温变化幅度增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有

A.先进的科技         B.广阔的市场

C.丰富的矿产资源     D.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2.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土壤盐碱化加重        B.湖泊淤积

C.河床抬升            D.水旱灾害加剧

 

查看答案

为保护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草地生态系统,我国第一个大规模退牧还草工程日前开始实施,今后5年间三江源头地区已退化的1.5亿亩天然草场将借助这项工程得以休养生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不属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表现的是 (  )。

A.草场退化、沙化速度加快  B.冰川湿地萎缩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水土流失明显

2.该区退牧还草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牧民整体搬迁和部分搬迁

②以草定畜

③长期或定期封育保护天然草原

④大力植树造林 ⑤加大政府资金补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非洲自然带南北对称分布明显的原因是

①沙漠面积大

②地形单一、海岸平直

③赤道横贯中部,非洲大陆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上对称

④非洲原始自然环境保护良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有关图中⑤处沿海气候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②处在背风坡

③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④沿岸有暖流经过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3.下列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描述错误的是

A.该区的气候炎热干燥

B.该区的热带草原面积广阔

C.该区东部和南部为高原,比北非的地势高

D.这里的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黄金、金刚石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查看答案

读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建筑物冬季可不考虑防寒、保温,夏季需防热、通风、防雨、防洪的地区是

A.B区        B.C区

C.D区     D.E区

2.下列说法符合C区域农业生产特点的是

A.此地的粮食作物为水稻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