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

读“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和“日照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_,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__________位置附近,由甲到乙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是__________。

(2)此时A点正值日出还是日落? __________,B点此时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度。

(3)若D为本初子午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时。

(4)若黄赤交角为3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①热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减少

②地铀与赤道面夹角变小,与黄道面夹角变大

③全球出现极昼、极夜的区域范围扩大

④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范围扩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5)若D点的经度为120°E,则全球属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__________。

A. 3/4     B. 2/3     C. 1/4       D.1/8

 

(1)夏至(2分) 丙(2分) 先变快后变慢(2分) (2)日出(2分) 0(2分) (3)20(2分) (4)A(2分) (5)B(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日照图看: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夏至是6月22日前后,公转轨道示意图丙是北半球夏至;1月初近日点速度最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最慢,在甲到乙地球的公转速度先变快后变慢。 (2)图示晨昏线是晨线,A点正值日出;B在晨昏线上,此时的太阳高度为0。 (3)若D为本初子午线,即D点此时是12:00,北京时间也就是120E时间是20:00。 (4)黄赤交角是赤道与地球公转面的轨道面夹角,地轴与赤道夹角与黄赤交角是互余关系,地轴是垂直于赤道的;若黄赤交角为30°,黄赤交角度数变大了,则回归线的度数变大,极圈度数变小,热带、寒带的范围变大;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扩大;太阳直射点范围扩大。选A正确。 (5)若D点的经度为120°E,即正午时刻在120°E;0:00在西4区(60°W),全球属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12+4)/24=2/3。选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严重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查看答案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沙丘位于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2.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

安徽天柱山属花岗岩峰丛地貌(如右图所示),地质遗迹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图中“峰丛”形成过程的先后顺序为

满分5 manfen5.com

A.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流水侵蚀

B.岩浆活动一地壳下沉一风化、堆积

C.地壳下沉一变质作用一风蚀水蚀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一风化、水蚀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乙地背斜成山

C.丙地向斜成谷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A.甲--风力侵蚀      B.乙--流水侵蚀

C.丙--海浪侵蚀      D.丁--冰川侵蚀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

A.花岗岩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B.乙山为断块山

C.甲处位于向斜的槽部        D.地形主要为山地

2.在野外考察时,判断丙断层的依据有

①断层面发育的陡崖  ②断层破碎带    ③断层两侧岩层错开   ④相对下沉的岩体形成低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