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一个对比实验:①在两个底部装有纱窗的塑料槽A和B上,分别放置面积相同、厚度相当的带土草坪和小石块;②分别在草坪和小石块上模拟雨点下落,轻轻地洒上500ml的水。据此完成下题。
1.五分钟后比较收集到的两个塑料盆中的水量
A、透过草坪的多 B、透过小石块的多 C、两者一样多 D、没法比较
2.这实验模拟的是
A、水土流失 B、植被的生态作用 C、温室效应 D、水循环的下渗环节
3.2015年7、8月间,北京、南京等地连降暴雨引发积水,城市大范围被淹,和该实验有关的是
A、城市排放的热量过多带来的热岛效应 B、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人类破坏生态导致的极端气候 D、城市的绿化面积过多引起了排水不畅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四幅图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气温和降水量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图是某四地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其中位于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区,全年盛行西风,深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某海拔1200M的山坡1月和7月平均气温垂直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该山坡气温垂直变化的正确说法是
A.甲乙段1月气温递减率远远大于7月
B.该山坡为阳坡
C.7月的气温递减率海拔低处比高处大
D.1月份在350米以下呈现逆温现象
2.下列四地中,年温差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于7月11日下午16时4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下图天气系统与之有关的是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四地地貌成因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向斜谷地 乙—背斜山地 B.甲—向斜谷地 乙—向斜山地
C.丙—向斜平原 丁—背斜山地 D.丙—背斜平原 丁—向斜山地
2.图中有可能形成溶洞和发现恐龙化石的岩层分别是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⑤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2.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