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下图中0点为l...

土地覆盖是植被、土壤、河湖、沼泽及各种建筑物等地表诸要素的综合体。图中0点为l98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它相对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109°E,34°N)向正西偏531km,向正北偏448km。P1,P2分别是仅考虑单一因素影响所形成的2000年土地覆盖重心。据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据图文材料推测1980年中国土地覆盖中心O地位于(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图中O点所处区域在土地利用中引发的最突出生态问题是( )

A.沼泽大面积萎缩     B.生态用水紧张

C.森林面积锐减      D.土地荒漠化

3.关于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迁移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

B.在气候和某种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

C.重心从0点移到P2点主要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的结果

D.重心从0点移到P1点主要是东北地区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1.C 2.D 3.B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中国大地坐标原点坐标是(109°E,34°N),从中国大地坐标原点向正西531 km,相当于5到6个经度,即102°E附近。向正北448 km,相当于4个纬度,即38°N附近。根据经纬度坐标,O点大致位于我国甘肃河西走廊,属于西北地区,C对。A、B、D错。 2.根据上题分析,O点大致位于我国甘肃河西走廊,该地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D对。该地降水少,没有大面积沼泽,A错。生态用水紧张不是利用过程中引发的,B错。该地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主要是草地破坏,C错。 3.由图可知,气候的影响强度大于某种人为因素,在这两者共同作用下,重心将向东北移动,A错,B对。向P2移动人为因素是西北地区生态退耕,还有其他的人为影响因素,如南方地区的封山育林措施等,C错。读图,1980年到2000年中国土地覆盖重心向P1点移动,是因为气候变暖,东部地区降水增多引起的,D错。 考点:读图能力,经纬度计算,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地图上的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是吉林雾凇的真实写照。读吉林市雾淞景点分布图和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水温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季节图示河段的水文特征是

A.流量大、结冰期长            B.含沙量大、流速快

C.从东南流向西北              D.流量稳定、无结冰

2.该地区为著名雾凇观赏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水量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水温与气温的温差大           ④夜间晴朗、气温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下图中abc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A地风向,de线为等温线,gfh线为等高线。读图完成下列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影响等温线de呈现东西延伸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2.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

Aa<c  B.从②引水灌溉比①有利

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3.若此时A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中上游的的丹江口水库调水,主要向输水沿线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满分5 manfen5.com

丹江水库作为水源地,在控制污染源方面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查看答案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2)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

“自古华山一条道”,随着人们出游率的增高,“华山天下险”逐渐被“华山天下堵”所替代,如何认识与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引人关注。下图为华山东、西进山线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说明华山游客拥堵点多出现于东线进山山路的原因?

2)请结合相关材料为解决华山旅游拥堵问题提供三条合理化的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