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甲、乙、丙、丁...

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海拔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丁、乙、甲、丙                                  D. 甲、丙、乙、丁

2. 某摄影爱好者在丙地拍摄“日出”美景,其方向和北京时间对应正确的是(   )

A. 东南     7月1日06时                         B. 东北    7月1日06时

C. 东北     1月1日12时                          D. 东南    1月1日12时

3. 关于图示区域地形及河湖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以高原地形为主                                 B. 河流均为外流河

C. 区域内分布有裂谷带                             D. 乙所临的湖泊为内流湖

 

1.B 2.D 3.D 【解析】 试题分析: 1.选B项。 2.拍摄地点丙地纬度较低,昼夜长短变化较小,因此日出时间应在当地地方时6时左右,该地大约位于东2区,与北京时间(东8区)大约相差6小时,因而此时北京时间应在12时左右,排除A、B。如果拍摄日期也为1月1日,则全球除极昼区外,日出方向都在东南方向,所以选D。 3.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区位于东非高原,图中乙所临的湖泊为维多利亚湖,且由图中连接湖泊的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可知,该湖为外流湖,该湖东西两侧为均为东非裂谷带,谷底湖泊成串;该区河流分别汇入刚果河或尼罗河,或直接流入海洋,均为外流河。选D项。 【考点定位】等高线的综合判读,区域定位、日出日落方位变化,区域特征的分析。 【名师点睛】第1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学生等高线的判读,四点海拔高低的判断关键在于通过等值线数值判断四地海拔的范围。第2题根据丙地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6点左右,进而推出日出北京时间为12时左右,进行选项排除后,在选项中寻找到时间信息,结合1月全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北,即可确定选项。第3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确定位置,然后结合等高线与河流的关系,确定湖泊的类型及流向即可进行分析选项,该题的关键在于区域定位和等高线与河流关系的判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着浙江传统制造业向湖北转移,近年来湖北迎来了“民工返乡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湖北承接产业转移会(   )

A. 促进其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B. 造成我国工业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

C. 造成大量浙江人口迁入湖北

D. 促进湖北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2. 民工返乡潮会使湖北(   )

A.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B. 环境容量进一步扩大

C. 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4至8日,中央气象台播报我国东部地区将出现一次大范围明显降水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汉水流域、江南北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农业专家称这次降水对冬小麦产区而言“北方喜南方优”。图为“我国小麦生产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对于此次降水过程,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小麦产区,应采取的农业措施正确的是(    )

A. ①降水到来前,做好抢收工作

B. ②及时播种小麦,移栽油菜

C. ③查苗补种,确保苗齐苗全

D.④利用墒情改善,培养壮苗

2. 我国华北地区,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3℃左右时,要对小麦田冬灌。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使地下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此生盐碱化

B. 提高土壤墒情,防止春旱

C. 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D. 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查看答案

图“世界某区域图及图示岛屿自然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位于印度洋东部海域

B. 是印度洋通向红海和东非的海上交通要道

C. 北与非洲隔海相望

D. 冬季有索马里寒流流经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岛的气候特征及成因(    )

A. 寒冷干燥   极低高压控制

B. 高温多雨    西南季风影响

C. 炎热干燥   信风和寒流的影响

D. 温和湿润    西风带控制

 

查看答案

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力人口数与劳动力人口数之间的比率。老年抚养比= (65岁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100%;少年抚养比=(0~14岁少年儿童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抚养比高于50%,表明人口结构呈现劣势。图为“我国总抚养比、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下列关于图中各阶段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0年之前,人口增长速度慢,儿童入学难

B. 20002030年,经济增长速度快,劳动力缺乏

C. 2030年之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养老负担重

D. 2000年与2030年人口抚养比均为50%,人口年龄结构相同

2.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下列哪些措施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    )

①健全养老制度        ②延迟退休     ③鼓励生育

④加快经济发展速度    ⑤接纳海外移民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地处天山以西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俊秀的河川,恬静悠然的牧场,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夏秋季薰衣草(右图)盛开,香气清香肃爽、浓郁宜人,可做香料;冬季银装素裹洁白世界。

材料三    伊犁河谷的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771亿吨。伊犁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水能蕴藏量为705.25万千瓦。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1)据A图分析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据C图,有人发现了天山垂直变化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满分5 manfen5.com

(3)材料二,分析伊犁河谷薰衣草“花开两季”的原因,与法国普罗旺斯相比该地薰衣草加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据B图塔里木盆地较准噶尔盆地相比地表景观分布差异明显________为主,分析形成原因。(6分)

5)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是否应在伊犁河谷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并写出理由。(4)

6)近年来我国东部纺织工业将工厂迁移到本区,分析该地区吸引工厂迁入的优势。(6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