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地处天山以西的伊犁河谷兼有南北疆特点,素有“中亚绿洲”、“塞外江南”的称誉。那里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俊秀的河川,恬静悠然的牧场,人神共织的农耕大地。由雪岭云杉形成的森林沿山谷向山下延伸,与山地草场交织在一起。

材料二  伊犁河谷享有粮仓之称。春季一片片绿油油的冬小麦映着大地的嫩绿;夏秋季薰衣草(右图)盛开,香气清香肃爽、浓郁宜人,可做香料;冬季银装素裹洁白世界。

材料三    伊犁河谷的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771亿吨。伊犁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水能蕴藏量为705.25万千瓦。

材料四

满分5 manfen5.com

(1)据A图分析中国境内伊犁河流域地形分布特点对伊犁河谷自然环境的影响。

(2)据C图,有人发现了天山垂直变化有趣的现象:在森林草场交错带,树木只长在山的阴坡,而阳坡多为草场,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阴阳脸”现象形成的原因。

满分5 manfen5.com

(3)材料二,分析伊犁河谷薰衣草“花开两季”的原因,与法国普罗旺斯相比该地薰衣草加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4)据B图塔里木盆地较准噶尔盆地相比地表景观分布差异明显________为主,分析形成原因。(6分)

5)结合材料一、三,你认为是否应在伊犁河谷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并写出理由。(4)

6)近年来我国东部纺织工业将工厂迁移到本区,分析该地区吸引工厂迁入的优势。(6

 

(1)①该河谷呈半封闭状(西侧开口,北南山脉在东侧汇聚),利于西风进入,在东侧迎风坡形成地形雨。 2分 ②该河谷内降水充足,植被生长茂盛(覆盖率高)。2分 ③河流水量丰富,利于农业灌溉。 2分 ④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干气流,冬季气温较温和;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 2分 (2)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快。2分 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适合草场生长。2分 (3)原因:①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升温快,早播种;2分 ②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2分 问题:①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 2分; ②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 2分; (4)沙漠 2分 原因:①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2分, ②地形封闭,阻挡水汽进入 2分, (5)应该:矿产资源种类多,数量足2分, 可以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分; 不可:该地区自然环境优越 2分, 矿产开发容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2分。(选一方面) (6)①该地区有充足廉价劳动力2分,②土地价格低 2分,③长绒棉主产区原料丰富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A分析,中国境内的伊犁河流域,河谷呈半封闭状,向西侧开口,北、南山脉在东侧汇聚,利于西风进入,在东侧迎风坡形成地形雨。这种地形导致伊犁河谷内降水充足,植被生长茂盛,植被覆盖率高。河流水量丰富,利于农业灌溉。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西伯利亚的冷干气流,冬季气温较温和。南部高大山脉可阻挡来自塔里木盆地的风沙入侵,减少了风沙的影响。 (2)森林植被耗水量大,山脉的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林木生长快。山脉阳坡的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不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求,适合草场生长。所以森林中分布在阴坡。 (3)结合材料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升温快,适宜早播种。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薰衣草可栽种时间长。所以能够“花开两季”。 与法国普罗旺斯相比,该地薰衣草加工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 。 (4)根据B图,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相比,地表景观分布差异明显以沙漠为主。主要原因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稀少。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封闭,阻挡水汽进入 。而准噶尔盆地西部有缺口,利于大西洋、北冰洋水汽进入,降水较多。 (5)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伊犁河谷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数量足。可以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所以认为应该。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该地区自然环境脆弱,矿产开发容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所以认为不可。 (6)我国东部纺织工业将工厂迁移到本区,主要是该地区经济水平低,有充足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低,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长绒棉主产区原料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考点定位】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成因、影响,区域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经济发展的措施,吸引产业迁入的原因。 【名师点睛】通过读图,分析区域地形特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根据区域位置、地形,分析环境特征的成因。要注意法国是发达国家,所以该地加工业的问题要从技术、工艺、设备方面分析。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入的因素,主要从降低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该地从劳动力、土地价格、原料方面都有优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地区图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上世纪90年代,以N市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分布主要特点是同一行业或同一产品成片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区域经济格局。在专业村、专业乡的基础上,形成多个专业商品产销基地。 多家企业同时生产同一种面向市场的最终产品,企业间互不联系,在市场需求有限的情况下,他们进行着激烈的竞争。

材料三   上图中M地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表一)及经济、环境效益比较(表二)。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四  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满分5 manfen5.com

(1)根据材料一,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区域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

2)据材料分析,该地区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同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重要位置,其最主要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世纪初,欧美国家多次发起针对我国的反倾销调查,该地区商品出口也受到了影响。请分析该地区企业解决措施

(3)结合材料一二,M地的AB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中,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合理?依据材料说出理由。

(4)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某平原城市城区7月地表平均温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地区地表温度的(  

A.高低变化与地表起伏呈正相关

B.高值区变化是气候变暖的结果

C.低值区是河流或绿地影响的结果

D.差异可导致地面风从城区吹响郊区

2.据图可以推断,从1982年到2004年该城区(  

A.建筑物占地面积增加

B.南北部道路密度差异加大

C.商业区向城区中心集中

D.空间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  

A.沿线风景优美,为方便游客观景

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

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

D.地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

2.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风景好

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

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

D.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a处可能为变质岩

②此季节,b地区温和湿润

③c处可以看到永久性冰川

④若d地植被遭到破坏,河流三角洲会减缓向海洋延伸的速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d地年均降水量比同类自然带其他分布区偏多,其原因是(  

A.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作用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更加强烈

C.位于中央山脉的背风坡

D.来自海洋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查看答案

人口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指适合于农业用地的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左图是我国某市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图,右图是该市人口密度与人口生理密度统计图。读图分析回答题。

满分5 manfen5.com

按常住人口计算,该市人口负担系数较重(约为40%),但该市却是我国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区之一,这说明该市(  

①人口自然增长较快

②人口机械迁移以迁出为主

③人口合理容量减小

④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