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欲对下图所示地区进行地理考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考察中将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坡度过陡 B.云雾缭绕 C.林荫蔽日 D.山洪隐患
2.当地居民依托环境优势在M地发展观光旅游,但每到冬季游客稀少、生意惨淡,可能的原因是
A.多阴雨天气,气候冷湿
B.寒沙衰草,一片枯黄
C.坡度较陡,视野不开阔
D.光照较差,环境阴冷
3.该地理兴趣小组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4个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A.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的种植面积
B.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C.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特色农业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 弥河发源于潍坊临朐县,在寿光流入渤海。近年来,由于弥河上游水质污染加重,入境水质不佳,加之沿岸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弥河,两岸又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区,农药、化肥的残留物随雨水进入了弥河及其各级支流,污染程度加剧。
(1)丁地的地质构造是 ,成因 。
(2)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② ,比较容易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环节(填序号),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属于 循环。
(3)图中丙处的地貌类型是 ,说明其形成过程 。
读“太平洋洋流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各题。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动力。判断图中①~⑦处洋流在信风驱动下形成的有 ,在西风推动下形成的有 。
(2)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分布有重大影响。请在图中标出秘鲁渔场,该渔场成因
(3)甲洋流名称是 ,它对沿岸气候的有 的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4年1月31日神秘的南极将首次对普通游客开放。上海某游客将于1月31日出发,2月18号返回。下图为该游客南极旅游路线图、左图为乌斯怀亚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右图为南极洲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另有南极洲俯视图(图中弧ABC左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的局部)。
(1)此时,乌斯怀亚市是当地的______季节,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昏线是弧__________(填字母)。B点在长城站D的_______方向。此时,B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______D点(填“大于或小于”),长城站有无极昼现象_______。(4分)
(3)南极洲的年降水量_____,原因是主要受____________气压带控制。游客返回上海时,当地的昼长变_____。
结合“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出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
(2)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处于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果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随之气候、土壤、动物等也发生了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性。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表示的是_____月份季风图。F的风向为______风,与右图所示季节是否一致_________。
(2)左图中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左图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____________。此季节右图中哪个字母所代表的______________气压带被切断。
(4)此月份,左图中C地是_______ 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 (高压、低压) ,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______风,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