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比较甲、乙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旱涝频繁   人多地少

(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自然原因____________社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和丁两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制条件分别是丙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若在丙地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

可能带来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分)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地广人稀,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 乙 水热充分             (2)河湖交错,土地规模小; 人多地少,且工业化、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适应市场,农业结构调整;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4分) (3)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分)丙:水源不足;丁:热量不足(2分)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等(2分) (4)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障,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西部粮食紧张的压力,利于该区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为松嫩平原,优势是地广人稀,由于纬度高,故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乙为江淮地区,纬度较低,降水较多,光热、水源充足。 (2)南方部分地区商品粮地位下降,一是河网密布,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二是城市发展,占用大量耕地,且城市周边发展,地价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部分商品粮区域转向生产面向城市市场的花卉蔬菜等产业,导致农业结构调整,这些都导致了区域商品粮基地地位的下降。 (3)丙和丁两地区分别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二者均深居内陆,降水少,所以,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都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限制条件分别是丙居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条件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丁地由于海拔高,热量不足成为农业限制性因素。若在丙地,即新疆地区大力发展种植业,因为水资源不足,很容易引发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4)中粮西运,一方面缓解西部地区粮食紧张的压力,利于西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另一方面也减轻了西部生态压力,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农业区位因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区域农业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材料2:珠江流域图

满分5 manfen5.com

1红水河水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水河流域内广西、贵州等省境内_____地貌广泛,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究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川气东送工程管道总长2170公里,自西向东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个省市。工程总投资626.76亿元人民币,每年的输气能力达120亿立方米。

材料2: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满分5 manfen5.com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东到上海,穿越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沿线的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还有_________________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的措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川气东送工程属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建设川气东送工程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程沿线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是______,为保证稳产应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喀什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又一内陆经济特区。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喀什全称“喀什噶尔”,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地区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多个国家接壤,有6个一类国家对外开放口岸。喀什地区蕴藏有金、铜、铝、锌、镍、钒、钛、水晶、云母等63种矿产,石膏产量居全国前茅,蛇纹石产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玉石等矿藏储量丰富。

1与深圳相比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深圳和喀什经济特区属于_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内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温度带

中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区

自然带类型

温带荒漠带

自然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4请根据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将乙图中喀什以东荒漠化自然因素 (大气、水、岩石、土壤、生物等)之间的关系选择填入下表中。

A.下渗减弱,径流加强,蒸发加强

B.地面变干燥

C.植被蒸腾减弱,空气湿度减少

满分5 manfen5.com

(5)喀什吸引深圳投资的区位优势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A为资金       B为技术

C为劳动力     D为原料

2.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B.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C.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D.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查看答案

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发展模式所具有的特点是

A.主要关注经济领域中产值和利润的增长

B.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

C.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促进社会财富的积累

D.属于种养加工一体化经营的生态农业模式

2.该图显示了该湖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措施有

A.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B.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C.废弃物综合利用

D.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