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列为北半球不同天气系统图示及南京的天气变化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读...

下列为北半球不同天气系统图示及南京的天气变化表。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读图,完成下表。

满分5 manfen5.com

(2)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这期间影响南京的天气系统,并说出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及过境后天气的变化情况。

(3)如果此时亚欧大陆D天气系统强盛,那么请说出地中海沿岸的气候特点与成因。

 

(1)(8分) (2)冷锋(A);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3 分) (3)温和多雨。成因:冬季地中海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盛行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温暖湿润气流。(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示可以看出,A天气系统两侧冷暖气流运动方向相反,且雨区位于锋面的后方,所以判断A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B天气系统两侧气流运动方向一致,雨区位于锋面前面,判断为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C天气系统中心气流垂直向上运动为低压系统,是气旋,水平方向北逆南顺辐合。D中心气流垂直向下运动为高压系统,是反气旋,水平方向北顺南逆。 (2)根据表中南京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有阴雨天气,判断为冷锋过境。过境时出现大风,7、8级,降温,阴雨天气,过境后,温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如果此时亚欧大陆D(高压)强盛,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形成原因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冬季西风带南移,从海洋带来湿润空气所致。 考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等高线地形图及高速公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高速公路经过的乙地形名称为    。图中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    (取整数)米。

(2)高速公路建设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在建设甲点至丙点时,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请你简述“开山推土”方案的合理性。

(3)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    )

A.植草铺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车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4)为了使公路两侧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在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口的。

 

查看答案

过去几年,禽流感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为了防治禽流感,各地开始大规模捕杀家禽。下图是电影《我不是鸡》MV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电影《我不是鸡》MV可以说是向人类发出的呐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人类的这种做法违反了

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    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

2.为防止禽流感疫情的进一步蔓延,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进一步加大对家禽的屠宰力度,将禽流感病毒消灭在萌芽状态

B.实施人口跨区域迁移,远离禽流感病源,减少传染几率

C.对疫区及其周边地区实行长期隔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D.广泛开展国际合作,运用国际力量,有效抑制禽流感的发生与传播

 

查看答案

下图为城市岛国新加坡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城市功能分区中

A.绿地保护区主要为发展畜牧业提供场地  B.工业区布局主要考虑便利的海上交通运输

C.中心商务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      D.各功能区所占城市用地面积比较均匀

2.图中住宅区分布的特点是

A.与绿地相间分布,环境质量优良      B.均集中分布在巴士交通干线上

C.住宅区完全与工业区、商业区分离    D.低级住宅区位于城区东部

 

查看答案

读我国三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依据图中人口普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口前人口增长属于“高低低”模式      B.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接近发达国家    D.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

2.下列口前我国采取缓解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正确的是

A.严格限制劳务输出        B.大量吸收国外移民

C.东部人口大量向西迁移    D.适当放开二胎政策

 

查看答案

读某工业“候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该工业可能是

A.汽车工业    B.纺织工业   C.化学工业   D.电子工业

2.该工业转移所体现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变化是

A.科技→劳动力→原材料    B.能源→技术→劳动力

C.原材料→政策→科技      D.劳动力→原材料→科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