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材料二 中科院...

阅读下列有关黄土高原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某地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专家对黄土高原多年的研究成果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

植被覆盖率(%)

径流减少率(%)

侵蚀减少率(%)

20

15

55—30—20

40

30

80—50—40

60

60—50—30

95—89—80

80

75—60—50

98—89—80

≥90

70

100—95—90

 

 

 

 

 

 

 

(1)在地质作用中,图中呈现的沟谷相间的景象,是                   作用造成的。

(2)据材料二可知:植被覆盖率与径流减少率的关系是                                 

(3)根据材料判断,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                   。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请根据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特征,简述导致这一生态问题的自然原因。

4)黄土高原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黄土高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概况起来说,其危害主要表现为                                                                                                                           两个方面。

5)针对题中黄土高原生态问题的治理,可以采取               措施、                               措施等工程措施

 

(1)流水的侵蚀(1分) (2)正相关 植被覆盖率高,径流减少率高(1分) (3)水土流失 植被的破坏(2分) 处于过渡区域,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加剧了水土流失(任答3点,4分) (4)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诱发自然灾害; 黄河含沙量剧增,使下游河床抬升,严重威胁两岸人们生命财产安全。(2分) (5)固沟;护坡;保塬或者书上的4点中的任三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察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的原因 (2)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植被覆盖率高,径流减少率高。 (3)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黄土高原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人为原因主要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植被破坏。 自然原因主要与当地的脆弱生态环境,土壤、气候和地质灾害有关。其中生态环境脆弱;土质疏松,极易受到流水的侵蚀;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地质灾害频繁,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加剧了水土流失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对耕地、当地的生态环境和黄河河流的影响。 (4)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具有有保塬、护坡、固沟工程。 考点 区域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化学工业

B.钢铁工业

C.机械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

2.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B.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C.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D.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查看答案

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

C.过黄河后可以自流引水

D.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

2.南水北调工程能给受水区带来

A.经济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B.生态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查看答案

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长江的“黄金水道”条件      B.劳动力价格较低

C.土地价格较低                D.经济基础雄厚

2.产业转移对“长三角”的影响是

A.利于产业升级换代             B.利于增加就业机会

C.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D.解决资源短缺问题

 

查看答案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经济原因是

A.自然资源不足              B.交通落后

C.生态环境脆弱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2.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B.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C.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D.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图示地区是我国的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长三角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2.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3.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