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是我国的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长三角工业基地
C.珠三角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
2.图示城市在资源开发利用中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
A.劳动力资源短缺 B.煤炭资源日趋枯竭
C.土地资源减少 D.森林资源锐减
3.加快该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有
①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②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
④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是我国的第一大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流域中宜昌—城陵矶河段属于荆江河段,容易发生洪水灾害。相关的因素主要是
①荆江河段流域面积广 ②荆江河段所处的夏季多暴雨的气候特征
③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④长江上游的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2.在不同河段地理特征不相同,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发展策略。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
B.上游——大力开发森林资源
C.中游——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
D.下游——注意水质保护,防治水污染
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我国“西电东送”工程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轻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D.促进沿线地区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
3.为缓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当前面临的能源问题,还应该
A.限制生产规模以应对能源短缺
B.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采
C.大规模进口中东石油资源
D.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下列不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B.水田农业和旱地农业
C.农耕区和牧业区
D.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